农田水利设计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29 00:00:00梁倩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在农田水利项目设计中对质量把控的问题重点在于对方案设计的完善,除此以外还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及对特定的例子进行研究,用以验证观点,即农田水利项目设计中的质量问题。随后又对影响农田水利项目质量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专家调查法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因素为四方面:自然条件、农业种植结构与灌溉方式、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及投资规模。2、对分析出来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用以论证其因素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研究,从项目设计的角度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准确找出项目初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下一步研究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专家调查;影响因素

1、绪论

通过前期研究分析出农田水利设计的质量问题关键是方案设计,方案的设计是一个项目的成败关键。而影响方案设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介入的因素很多,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方案设计的质量。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干旱区灌区农田设计为目标,综合分析各个对农田水利设计的影响。

2、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影响因素的方法

建造内容丰富、地域特点显著等都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独有的特色,即便是同一个农田水利工程在不一样的地区也会受到不一样的因素的影响。为了将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特点更好的表现出来,协同专家进行了调研,目标是在结合文献调查法的基础上,再对本地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更深层次的对影响因素进行确定。

2.1 专家调查方法的选择

专家调查发也是工程管理活动中常用到的一种预测和决断的方法,常见的几种调查方法有:专家会议、信件调查发、德尔菲法。

(1)专家会议法

顾名思义,专家会议就是将专家集中起来进行研讨。在会议的一开始,由主持人员将需要研讨的问题说出来,并且为大家提供相关的资料,专家就需要根据资料结合个人的一件进行分析和判定,展开激烈的研讨。专家所说的话都会由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和总结。

(2)信函调查法

信函调查法即利用信件的方式去获取专家的意见。信件里的内容通常都会将需要研讨的问题写进去,并且会附上一些相关的资料供专家参考,在专家进行研究以后,也同样利用信件的方式给出意见。调查人在将专家的信件收回以后偶,整理归纳出专家的意见,最终产生结果。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的特点在于可匿名、反馈性强以及收敛性强,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群体决策方法,是解决多目标非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层次分析法则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考虑决策的问题,对各个项目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影响力、优先程度的量化分析,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2 专家调查的做法与结论

(1)专家的选择与组成

有十位专家参与了本课题的讨论,组成了专家小组,这些专家大多数供职于兵团设计院,也有些人是供职于农业、施工、监理等部门。其业务领域涉及:农业整体布局,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质量管控、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

(2)专家调查的做法

①预先对文献调查初步所得的农田水利工程影响的关键和导致质量问题列出,每个质量问题附简单说明,打印之后每个专家一份。

②会议主持人说明会议目的,要求与会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对别人的意见展开讨论,最后筛选出不超过二十个的最重要的干扰要素。专家可以补充文献调查中没有列明的干扰要素。

③配备会议记录人员,用录音笔对会议全程作录音记录。

④开完会以后,在会议记录和录音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成专家会议的结论。

(3)专家调查的结论

专家们会基于当地的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实际的工程状况,在会上作出相应的剖析和判定,并进行研讨,在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专家调查的结论如表1-1。

最后将农田水利工程方案设计影响因素分为自然条件、投资规模、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农业种植结构与灌溉方式四大类,经过归类整理得出的影响因素绘制出农田水利方案设计的模型图1-1。

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自然条件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农田水利设计产生影响。灌溉渠系的布置形式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

(1)山区地形对灌区干、支渠布置的影响

在地形起伏的山区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应当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应尽可能的利用天然的河道来布设灌溉和排水渠道,来节省工程量,干、支渠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以下2种形式:干渠沿等高线布置和干渠沿主要分水岭布置。

(2)平原对灌区的干、支渠布置的影响

平原可分为冲击平原和山前平原。冲击平原大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形比较平坦,耕地较为集中。而山前平原位于冲积扇上,坡度较大。在平原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要根据平原所处的位置来设计。对于河谷阶地位于河流两侧,呈狭长地带,地面坡度倾向河流,河流附近坡度较平缓的区域,干渠多沿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等高线布置。

因此,地形条件对水源配置和农田管网布局有重要影响,这也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如何实现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优化,决定了设计质量的成败。

3.2 农业种植结构与灌溉方式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种植结构影响农业需水量,并且不同的种植结构又要求有与之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同作物的需水量有着较大差异,对于某一地区选择适宜的种植结构对于优化农业需水量,调节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田水利设计中,既要考虑由于不同种植制度形成的灌溉制度的差异,又要兼顾灌溉方式带来的影响。需要以节水为中心做好需水量分析。

合理规划节水农业布局与种植计划

农业种植结构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来进行调整。包括自然气候特点以及现有的水利设施。

合理需水量分析

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决定了种植的农作物的不同。想要发展节水农业,就必须要应结合项目区的水资源现状及未来趋势对现有种植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在不就的将来可能变化的水资源状况。都知道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它的需水量是不同的,需水量除了受到植物本身和气候条件影响,还受农业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同一作物类型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它的需水量也是有所差异的,因而做好作物需水量的分析对灌溉方式的选择和灌溉用水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

提升灌溉水利用率

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生育期的用水特点,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3.3.1 土地平整工程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里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是土地平整。通常平整土地是以条田为基本单元的,条田是指末级灌溉渠道与末级排水沟道之间的田块。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能的农田耕作方式,条田的宽度和长度在也是不相同的。在丘陵地区,条田的长宽是根据地形来确定的,而在平原地区,条田的宽度一般都在20~40m之间,长度在60~120m之间。田间土方的调配距离也应该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丘陵地区不超过200m,平原地区不超过500m。

3.3.2 灌溉和排水工程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为了保证灌溉水能够顺畅的进入田间,在进行田间渠道设计的时候,要正确的选择参考点。参考点是设计的起点,参考点的选取是设计的关键,一旦参考点确定了后,渠道控制点的高程以及渠系沿程的水头损失和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就都确定了。因此,为了灌区灌水的均匀性,在选择参考点时,参考点要具有代表性以及均匀性。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影响下产生的盐渍化的现象要有足够的重视,农田出现盐渍化表示着土壤的理化性质遭到了破坏。当灌水过多时或是田间的排水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过多的水分不能从农田中及时的排除,就有可能产生渍害。要想对渍害田进行有效治理,正确的排水沟的修建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灌排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农田设计质量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对工程的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3.4 投资规模对方案设计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将对工程的规模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工程投资又是根据一系列的作用来确定的。一些不正确的分析就会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

(1)概算说明不详细。概算说明应该包括工程的概况、编制原则和依据、投资指标等内容。过于简单,对概算的分析不够清楚全面,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建成造成影响。对于各项经济定额的计算,应该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写。

(2)单价分析不严谨。农田水利工程的单价的分析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来确定。单价的调整必须根据材料的市场价格来进行。

(3)独立计算成本时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应作为勘察设计费的操作标准,要求相关人员严格依照执行。

4、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用专家调查法找到了农田水利设计影响因素为自然条件、农业种植结构与灌溉方式、水利工程进出设施和灌溉排水工程四方面,然后逐个对每一项进行分析用以证明结论。

参考文献:

[1]胡志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2012, 中南大学.

[2]张少锋.环境影响下的传统农田水利的开发研究, 2011, 陕西师范大学.

[3]胥欢,雒天鹏.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