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资,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物资。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绝大多数水资源都集中在山区,加强山区水资源保护,对山区农业、电力、旅游业等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稀缺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关系国家发展,人民生存的首要问题。文中主要对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现状
一、水资源概述
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水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不可替代性。水是生命之源,维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不可用别的资源代替,生态系统离开水,其连续不断的循环就将终止。②多功能性。水的用途最为广泛,除了供人类日常生活外,更多的是用于工农业生产,如炼钢、造纸、发电、航运、农灌、养殖等,水资源的这种多功能性,别的资源无法相比。③有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量、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水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的可开发与可利用程度是有限的。
二、水资源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我国的总体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就人均而言,整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匮乏。这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均用水状况处于非常窘困的状态,尤其是山区,水资源更是缺乏。所以,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现状首先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处于一种特别危险的境况,我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水荒危机。这种水荒危机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各地应用的合理分配,是整个国家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品,其匮乏的状态将直接导致整个国家的生存危机,但是,整个水资源在各地分布状况的不均对于各地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影响严重的问题。水资源占有量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配合状况,才真正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就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与经济配合状况来看,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使得整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水资源使用状况都受到了影响,即使水资源占有量多,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也不一定十分理想。因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资源的占有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山区,水资源的稀缺就显得更为突出,很多地方山高路远,水资源的运输及储存极其困难,各种水利设施较落后,且很多水体由于采矿业的影响而受到污染,致使水资源显得更加宝贵。
三、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1 加强领导,健全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在对山区的水体检测、监督和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国家及地方各级领导应建立完善关于山区的监督管理体制,组织领导编制水资源质量监管条例,设立各级监督管理机构,加设监督站和监测点。对水体质量的检测应落到实处,不定时、不定期地对监督管理范围内的水体进行质量检测,并把检测结果纳入到年度考核项目中;杜绝虚报、谎报质量检测结果。
2 统一管理,实行水权制度改革
实行对山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即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等的开发利用,进行协调管理和调度,实行以供定需的方针,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有偿使用、水权交易、用水户参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业结构,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量水而行。由此,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指导,搞好技术服务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水体污染范围广,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想要全面治理水体污染,不可能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在治理前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污水处理及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方案,通过研究、调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及技术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山区,便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制订有效技术经济政策控制污水,从而达到污水处理与水体保护双赢的目的。
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的完善中,人才是组成组织机制的重要基石,在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甚至涉及到水质监测等部门的人才素质直接决定了水资源保护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是否能够实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完善的重要内容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其中要体现在对水资源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通过激励机制来确保水资源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两个方面,也要重视对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工作,把好人才质量关,从而实现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中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5 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水涉及千家万户和各个领域,为了确保水量的稳定性,水质的优良性,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必须深人持久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画报、手册等工具,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丰富人们的节水知识,使每个公民认识到水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舆论宣传是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唤起群众和全社会的重视,加强人大监督、群众舆论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水资源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四、总结
水资源保护是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山区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使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既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充分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的必要性,强化统一管理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水资源保护组织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能力建设和舆论宜传工作,全面深化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程晓冰.水资源保护概况[J].水资源保护,2001(4):8-12.
[2]曹捍.国外水资源保护现状与趋势[J].水资源保护,20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