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万物都离不开水资源,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者,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规划。建立完善的工程水文以及水利规划体系十分重要,它直接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前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的工农业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力等诸多行业都需要在以完善水利系统作为基础的条件下才能够正常地运转下去。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文环境;积极影响
一、水利工程和水域生态之间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对河流水系的合理利用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益,因此,开始建设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水利设施,水利工程也就应运而生。水利工程和水域生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在建设的时候,经常会改变河流的走向,以及水域的结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时候,通常都是对加筑堤坝以及河流走向进行一定的改变,进而改进对河流的运用,这些改变方式都是人为添加的,一定会对水域产生影响。二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建设水利工程一定会改变相应水域的水文环境。水域的生态信息通常包括水的温度、水流的速度、水的深度、水文规律以及水的边界。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不仅达到了治理水域的目的,还改变了原来水域的相关水文环境。
二、生态水利规划的涵义与地位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经融入了水文学与工程力学,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具体特点,开展前期的水利设计,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出现了生态水利规划的概念。所谓的生态水利规划就是指在开展水利规划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特点,遵循水域的原始条件,确保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尽可能小的影响水域的水文条件。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时,不仅要合理利用水文学与工程力学,还要了解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借鉴一些生态规划的案例,尽可能保持水利规划的生态特征。
三、现今水利规划的基本状况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对于水文水利工程的建设体系尚未完善。中国的现状即大型的水文水利工程管理均分布于城市之中,但乡镇依然是小型水利管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水利建设尤为重要,受我国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部(东北部分地区)多因干旱少雨,导致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小型水利工程已然满足不了农业的发展,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资金短缺、农村发展速度远不如城市发展迅速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要点
(一)重视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
生态水利工程包括的内容比较多,除了要达到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目的之外,还要保护水域植被、生物群落以及构建生态系统等。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进而实现工程的整体效益。
(二)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在水域的生态系统中,具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恢复。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变化,其中有人为的干预影响以及自然突变的情况。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要是不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恢复,有关的生物群落就很难维持下去。因此,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情况之下,完善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三)控制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
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破坏,因此,一定要对河流的生态系统进行恰当的恢复,在进行恢复规划以及相应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是根据大景观尺度、可持续发展以及长时间的操作进行工作的,而不是在短时间、小景观尺度以及零星局部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的。
五、积极影响
(一)对水文环境一致性的维护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目的就是高度重视了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条件,充分了解了水文条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前期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干涉。由此可以看出,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一致性具有一定积极的维护作用,确保建设水利工程的水域生态环境在施工前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进一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从水文环境方面而言,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一致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对水文环境破坏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水域原来的水文环境产生影响,甚至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而破坏了水域的生态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尽可能的降低破坏程度,进而减少相应的损失、损害。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就可以有效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水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全面监督与控制,进而可以及时处理水域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破坏问题。
(三)对保护水文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意义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降低建设水利工程对水域产生的二次污染。根据现阶段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生态水利规划的应用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在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充分权衡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保护水文环境,使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结束语
传统工程水文水利工程已不适合当代发展的要求,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新型工程水文水利工程不仅能使生态资源保持健康平衡的水准,还能更加合理的促进经济发展。它的可持续规划能形成全面服务社会各行业的良好局面,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更加优化了生态水利及现代水利体系建设。现代水利的核心思想即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已逐步渗透进人们的观念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水文水利规划方案将实施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李长生.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0).
[2]戚核帅.论工程水文及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J].读写算(教研版),2012,2(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