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库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与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2016-04-29 00:00:00王蕊支艳萍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水库工程建设施工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落实施工技术规范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水库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于水库工程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水库工程建设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才能够保障水库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作用,对水库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水库工程建设中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作用;施工管理

水库工程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水库工程建设常见的施工技术与碾压混凝土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一、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作用

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对提高水库质量和水库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库工程建设中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水库施工效率,使其能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基于水资源是一种十分安全,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而水库的建设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工程建设企业为提高综合实力,就必须创新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提高水库的施工质量。并且水库工程建设施工是一项稍显复杂的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为保障水库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各项工序都符合要求,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二、水库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分析

1、水库坝体工程填筑施工技术分析。水库工程建设中的坝体施工需要以坝体的最大面积为依据。坝体填筑技术是水库的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在使用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以及详细的规定作业流程以及施工步骤,并且按要求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制度,以确保坝体填筑施工工作的质量。另外,在施工工作中,要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对影响施工效果的作业强度、场地气候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2、围堰施工技术分析。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需要实地勘察,然后结合场地具体情况确定围堰占地面积。围堰横断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导流通道和大坝枢纽,根据施工要求,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实际施工时,要考虑围堰的抗震性能。具体的围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过水土石围堰如果选择的导流方案淹没基坑,必须确保堰体过水安全,过水时要有效防止水流对堰体的冲击或者水流渗透引发堰顶与下游边坡的同时深层滑动。应用较多的过水土石围堰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加筋过水围堰:在围堰下游的大坝坡面上敷设钢筋网格,避免坡面上的石块被水流冲走,在下游堰体内横向埋入主锚筋,防止堰顶与下游坡面一同滑动;第二,混凝土板围堰:在下游大坝坡面覆盖预制或现浇的砼面板,混凝土制成的护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但是要注意面板接缝处防水措施。(2)不过水土石围堰该围堰的结构与土石大坝相似,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土石材料,节省了工程造价,而且拆除简便,所以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这种围堰技术施工的工程量巨大,沉陷量也较大,通常不允许水过堰顶,如果遇到汛期则要加强防护。

3、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分析。水库工程建设中的农田水利筑坝施工使用的碾压混凝土工业一般都是硬性贫水混凝土,碾压方法通常是强力振动。(1)摊铺碾压。摊铺碾压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工艺过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专用的平仓机也可以使用推土机对待碾压混凝进行均匀摊铺。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混凝土的骨料分离状况可以使用叠压式卸料法与串链式摊铺法。(2)薄层碾压连续上升施工。薄层碾压连续上升工艺的优点:一是可以保障坝体的坚固程度、强度、防水性;二是可以在较大的高度上施工,并且这个高度还在不断提高之中;三是可以实现快速优质施工。随着与薄层碾压连续上升施工工艺相关的温控技术、混凝土入仓技术、模板技术等保障技术都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采用薄层碾压连续上升工艺在提高筑坝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为整体工程降低成本、节约工期。

三、加强水库工程建设碾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措施

水库工程建设中碾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措施表现为:(1)严格原材料的管理。在水库碾压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对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对各种材料实行进场前的产品检查及实验检测,带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否则应在24小时之内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予以退场处理,其中砂石骨料中的人工砂石量的控制是重点,因为其直接影响到碾压混凝土的泛浆效果,所以必要按照水工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规范要求来实施,保证其含量合理。(2)加强对施工技术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水库大坝工程建设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温度、地理位置等影响,因此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前,一定要做好现场考察,根据实地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而做出修改和调整,以便解决这些在工程中的不利因素所产生的影响。(4)对碾压混凝土进行科学养护及施工质量缺陷处理。完成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后,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其是有效保障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养护时间要充裕,使水泥与水分之间能充分的反应;其次,可以采用塑料薄膜等保湿材料将碾压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好,同时定时进行洒水;最后等待混凝土强度上来之后,才可以进行切割收缩缝的工作,否则会不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另外,应该注意碾压混凝土施工后的质量缺陷处理,这是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进行大坝拆模时,要严格记录拆模时间,对其表面外露的质量缺陷进行受损程度记录和分析,从而回去参照质量规范要求,重新弥补修整。

结束语

水库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受到周边水文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给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并且在水库工程建设中,大量的使用到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因此必须加强对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孙志超,陈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

[2]谢育华.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3]贺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低碳世界,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