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区的农业用水相对紧张,所以就很有必要在我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有效缓解和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目前虽然我区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其在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故此应不断加强对节水措施的综合运用,扩展筹集资金的渠道,对水价进行合理的改革,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水平。
【关键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1、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1.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对高效节水灌溉的经济投入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不同地区间对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有限和不同的,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不同地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出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其高效节水灌溉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且其发展速度很快,这样就恰好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相反,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平较为落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就不能建立其一种良性循环。
1.2 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工程差、标准低。如何更好的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首先就需要该地区具有良好的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工程。但是由于不同地区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就使得一些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工程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标准相对较低且建设质量较差。但同时,由于一些配套的措施是不够完善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会对基础设施的工程效益产生很大影响。
2、高效节水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用水协作化程度较低。以户为单元的分散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组织化程度低,与田间高效节水技术所要求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管理很不适应,极大的阻碍了新技术效益的发挥。目前形成的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大多仅实现了作物种类和灌水的统一,难以实现田间高效节水系统的集约化高效管理。基层服务体系缺失,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迅速覆盖,其规模之大,涉及千家万户,其技术含量高、又完全与传统灌溉技术不同,技术服务需求更为迫切。
2.2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针对节水灌溉技术,其发展进程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就是对节水灌溉的有效管理以及相关的不成熟技术。通过选择最好的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是有效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当前不同的地区之间已经提出了一些参照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用水协会制和家庭农场制等其他方式。对于每一种方式,其拥有自身的特征,存在不同点,如何更好的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节水管理方式仍旧是亟需解决的。
2.3 缺乏相关的法律政策支持。水利工作是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但是随着我区近年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3、提高我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平的对策
3.1 提高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和重视。目前农业用水占据着我区用水总量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大力推广和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有效的缓解和减轻用水紧张的问题,又能不断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地区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发展,使农业部门、水利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等相互合作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和发展。
3.2 针对不同地区推行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由于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因素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地区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不同的地区间,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水资源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种植结构和规模状况等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根据地区间的特点推行不同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对于西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该积极推广使用滴灌和喷灌方式,而在水资源充足的东部地区就可以采用水渠灌溉的传统方式等等。不同地区在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要充分分析自身的特点,更好的适应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3.3 加大资金筹集和投入,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为了更好的推广和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就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对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支持既要有政府的财政投资,同时也应该积极吸引民间投资。这样就能在充分带动农民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加快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应用。此外还可以合理利用信贷资金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形成良心循环,不断提高我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平。
3.4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效益长期发挥。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工程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一定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手抓节水灌溉管理,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承包制”,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长期发挥效益。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对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首先应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要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鼓励用水户参与灌区的经营与管理。
4、结束语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增产增收,同时对于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缓解农业高投入低产出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断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刘银迪,王洪亮,汝向文.云南省高效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建议[J].人民珠江,2014(02):22-24.
[2]余昌福.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究[J].吉林水利,2014(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