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哈密市四道沟水库位于哈密市德外里克乡,水库距哈密市约80km。是一座以工业供水、牧业灌溉兼顾防洪及生态用水等综合功能小型骨干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每年为下游工业供水730万m3(保证率为95%),牧业灌溉供水376.5万m3(保证率为85%)。四道沟水库总库容为570.47万m 3。
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导流、放水隧洞、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坝体采用分离式面板砂砾石坝,最大坝高71.6m。水库于2011年11月完工验收,2010年11月下闸蓄水至今,经过五年多的运行检验,证明坝体防渗效果良好。
【关键词】设计;灌溉;分离式面板
1、气象及地质条件
1.1 气象。四道沟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稀少,气候干燥,蒸发能力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候垂直地带性明显。实测最高气温36.6℃(2000年7月12日)。年日照时数达5000小时以上,最多风向是东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最大冻土深度1.5m。根据参证站五道沟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879.5mm(φ20cm观测值),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mm。
1.2 地质条件。四道沟位于天山东段的巴里坤塔格南坡中、低山地带。山顶及山坡基岩裸露,河床为全新统冲、洪沉积层。区内地层主要由泥盆系地层,石炭系地层,侏罗系下—中统煤窑沟群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组成,工程区位于哈尔里克复背斜南翼。根据国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确定,库坝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对应地震烈度Ⅷ。
坝址位于四道沟沟口以上1.8km处,河谷类型为“U”型谷。受构造作用影响,坝址区裂隙较为发育,左坝肩发育2条裂隙,右坝肩发育3条裂隙,受节理、裂隙作用影响,基岩被切割成不规则块体。坝基河床地层分两层,上层卵、砾石夹漂石,最大厚度25.60m,下伏基岩和左、右坝肩基岩均为凝灰质粉砂岩。根据上层漂、卵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土体均一性较差,属中密状态土,建议以漂、卵石地层为大坝地基。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趾板大开挖情况,河床趾板桩号0+146—0+168段和0+194—0+217段,覆盖层开挖最大深度8.5m基岩出露。0+168—0+194段根据在桩号0+181.1处的钻探资料,最大覆盖层深度22.5m见基岩(该段8.5m厚的覆盖层已开挖),判断此处为古河槽。古河槽埋藏深度22.5m,上口宽约26m,下口宽约5m。
2、分离式面板坝的设计
2.1 坝体轮廓设计。大坝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坝顶宽6m,最大坝高71.6m,坝长250.5m。上游坝坡1:1.5,下游坝坡1:1.4,结合布置纵坡为10%的之字形上坝道路,设计路面宽4.5m,最大坝高断面下游平均坝坡1:2.0。
2.2 混凝土面板设计。本工程采用分离式面板,采用C25级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标号F200,抗渗标号W10。混凝土面板长6m,宽4m,长边平行于坝轴线布置。混凝土面板厚0.3-0.4m(高程2003.48以上厚0.3米,以下为厚0.4米),平行于坝轴线方向面板缝(水平缝)设置φ16拉筋,各深入面板0.8m,间距1m。
分离式面板板间缝分缝止水设计:表面凹槽(尺寸6×8cm)采用弹性聚胺脂嵌缝填料,中间采用沥青砂板,底部采用宽60cm(厚6mm,300g/m2)无纺布。
2.3 趾板设计。趾板布置在防渗面板的周边,与面板形成坝基以上的防渗体。趾板宽度根据地基基岩情况和允许水力坡降,按不同高程选择5m、6m,趾板厚度为0.5m、0.6m,采用C25级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标号F200,抗渗标号W10。河床段采用水平趾板,坝址两岸由于坡度较陡,为了减小开挖量,保证基础稳定,减少基础岩石卸荷裂隙的产生,岸坡段趾板采用L形趾板结构,基础趾板在满足帷幕灌浆的要求后,采用1:0.3-1:0.5贴坡防渗体系板组合结构联合形成趾板的水平防渗,再结合垂直帷幕灌浆共同形成坝体的基础防渗体系。
2.4 基础防渗处理。除古河槽处趾板段外,其他趾板基础采用大开挖方式,基岩表层强风化全部挖除,保证趾板坐落在弱风化基岩上。河床趾板0+168—0+194段为古河槽,最大砂砾石覆盖层深度22.5m见基岩,上口宽约26m,下口宽约5m。此段采用挖除砂砾石覆盖层,浇筑钢筋砼防渗墙的方式与趾板连接。钢筋砼防渗墙高度为25m,墙厚1.5m。砼防渗墙两侧砂砾石料回填要求同步碾压进行,碾压指标同坝体,即相对密度≥0.85。防渗墙与趾板连接在水平趾板中间设置接缝,将趾板分成两块,以增加柔性和通过三条接缝来吸收防渗墙与趾板、趾板与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移,接缝均按周边缝处理,设置三道止水,对基岩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固结灌浆为两排,孔排距均为3m,灌浆深度10m;帷幕灌浆为一排,孔距为2m,深入岩体透水率为5Lu区内。坝体面板和趾板与灌浆帷幕共同形成一完整的防渗体系。
2.5 坝体分区设计。坝体填筑料分区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分为盖重区、铺盖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基坑开挖料填筑区、利用料区等7个分区。
3、有关经验总结
3.1 建造在深厚覆盖层以及古河槽上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采用分离式面板防渗设计是安全可靠的。当然前提条件要排除坝基覆盖层有无影响坝基稳定的软弱夹层、易于液化的砂层或透镜体的现象。其次覆盖层天然状态要密实,强度要高,允许承载力要大。以保证坝基稳定性和坝体不会产生较大沉降。
3.2 采用分离式高性能混凝土面板,使面板能更好的适应坝体沉降变形,减少了面板裂缝的出现。简化板间缝止水结构,同时采用分离式无筋防渗面板,显著减低了工程投资。
3.3 坝址两岸坡度陡峭,岸坡段趾板采用了L形趾板结构,减少了岸坡石方开挖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