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巢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在进行环巢湖生态恢复、保护中水利工程建设十分关健,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水利工程是环巢湖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巢湖生态恢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原则
1、生态水利工程的特性
1.1 水系中生物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中都具有众多的生物品种,在大自然长期进化和选择过程中各个物种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彼此制约的生存体系。环巢湖由于人口增加、人进湖退和近年来经济发展,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对该区域的物种所造成的影响,并将影响降到最低,确保逐渐恢复原有的生存模式。
1.2 生态水利工程的系统性。环巢湖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建设和管理时应遵循长期性、整体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生态建设中恢复所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水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对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考虑。
1.3 生态水利工程效益的不确定性。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巨大,即使环巢湖生态治理工程也涉及合肥、肥西、肥东、巢湖等2市4县,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有很大不同,建设周期较长、工艺复杂、建设复杂程度高、资金需求庞大,但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建设之前很难准确的预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途径
2.1 严格遵守生态自然规律,做好科学的巢湖流域综合规划。所谓的巢湖流域综合规划是指在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以各江河流域为范围,以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为基本原则进行的各流域的开发。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首先应进行流域的综合规划,除了考虑开发的规模方式以及整体布局之外,还应综合考虑流域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进行巢湖流域的综合规划时应将生态水利工程的项目选择、建设过程以及运营过程中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和水会效益知之外,还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在规划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开发目标,并征广大群众的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2.2 将生态水利建设的理念渗透到环巢湖生态治理每一个环节。在进行环巢湖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将生态水利的理念深刻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等环节,做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并遵循生态自然规律。比如说在建设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环保节能材料和环保节能技术。在进行河道岸坡、故道修复的防护过程时应采用透水型材料,充分利用流域周边的植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喜水性植物来进行岸坡的保护,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还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绿化面积。
2.3 建立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生物、水文、物理、地理等多个学科。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所以应针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建立跨学科的技术合作机制,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以便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3、环巢湖生态治理措施
3.1 涵闸。涵闸是涵洞、水闸的简称。涵洞是堤、坝内的泄、引水建筑物,用于水库放水、堤垸引泄水。汛期与河道堤防和排水蓄水工程配合,发挥控制水流的作用。涵闸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具体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挡水以及泄水功能,因此在巢湖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涵闸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之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有效保证涵闸工程质量,应从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加强管理,
3.2 生态护坡。生态护坡的修建有助于降低坡体孔隙的水压力、削弱溅蚀、截留降雨,有效降低水土的流失。生态护坡在起到上述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逐步改善生态胡哪家、有效促进有机物的降低。现阶段,生态护坡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技术种类多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巢湖沿岸的具体清理选择最佳的生态护坡种类,进而有效改善巢湖堤岸的生态环境。
3.3 生态恢复
3.3.1 制定具体的综合治理方案。为有效提高巢湖进行生态恢复效果,实现巢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的生态恢复目标、规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而实现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健康利用。目标的制定应合情合理、高低适宜,比如可以将蓝藻暴发等相关指标作为治理目标之一。
3.3.2 巢湖的生态修复应以增加植物的覆盖面积为主。在进行巢湖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将增加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及试验示范作为主要措施,尤其是增大湖泊植物的覆盖面积。可以通过提高生物品种的多样性来实现,并将过多的蓝藻适量减少。通过改善风浪、水污染、底质、蓝藻暴发以及透明度等改善环境的措施来修复生态系统。
3.3.3 削减蓝藻的数量和降低富营养化紧密结合。巢湖流域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人口密集,单一的进行富营养化治理并不能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而是应与削减蓝藻的数量相结合。通过采取综合性的质量措施来削减蓝藻的数量进而达到消除蓝藻暴发的目的,并将富营养化改善到符合水质标准,进而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
3.3.4 分区治理,最后连成一片。巢湖流域分为上游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控制区、平原西北区、西南区、东部区,东、西湖区等若干个治理区。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坚持按条治理,治理好一条河道之后在治理下一条。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逐步降低河道污染,治理好一条保持一条,治理好一片保持一片,在治理结束之后还应加强管理、养护和监督,避免出现反复。
4、结束语
文章首先对生态水利工程特性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途径。最后从涵闸、生态护坡以及生态恢复三个方面对环巢湖生态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刘正茂,吕宪国,夏广亮,安瑞强,崔玉玲.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01):30-33.
[2]刘浩,唐清华,高强,余安仁,陈曙东.基于水质改善的白云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思路与方案[J].水电能源科学,2013(09):148-151.
[3]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