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来源于农业产业。因此,水资源的运用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起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性影响,水资源相对紧缺。因此,提升农业水利灌溉的节水措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业水利灌溉;应用
充足的水资源是保障农业发展建设的前提。但随着近年来面临的水资源稀缺的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如何加强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农业水利资源的节约是迫在眉睫的课题。针对这个目标,相关专家与学者通过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研发、农业基础设施配备的节水性能拓展等等措施,来进行水资源在农业发展上的管理,以便在维护生态环境基本原则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成农业可持续化发展。节水工程的开展与落实、农田的科学合理灌溉,是促使农业高产增收的最佳保障。
一、农业水利中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
(一) 渠道防渗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中常用技术是渠道防渗。由于传统采用土渠输水的方法容易出现50%~60%灌溉水渗漏的问题,由此研发出渠道防渗技术。将输水渠道先行防水处理后再完成灌溉水的输送,减少传统灌溉技术中渗漏弊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资源的过度流失及浪费,使得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同时,渠道防渗技术模式还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调控地下水位。目前渠道防渗材料可选用压实土料、砖面衬砌、沥青护面等等形式处理。整体来说,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水在运输中的损失、提升水资源在渠系的利用率、保障输送水的安全、增强输水灌溉的能力,促使渠道减轻抗冲能力,也防治地下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发生。
(二) 喷洒灌溉
喷洒灌溉的原理是利用水泵加压,将灌溉水沿着管道进行输送,并到达灌溉目的地,再利用区域内的喷头进行均匀喷洒操作。历年来,喷洒灌溉是占据优势的水利灌溉模式。由于占地面小、适用广、成本低、灌溉均匀、投入人力小等特点,因此较为广泛被采纳、推广、应用。喷灌系统包括固定、非固定、移动三种形式。固定式系统的组成部分几乎不可移动。半固定系统则是喷头与连接支管可以移动。移动式则是设备的动力机与水泵、管道与喷头皆可以移动。
(三) 低压管灌
低压管灌指的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用低压管道代替明渠来进行输送灌溉水操作的形式,由水源及水泵、其他附属机械与连接装置等等组成。应用特点在于省时省工、方便治理、养护方便等等,同时还可以保障输水效率高达95%以上,使得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节约。另外,低压管灌技术相对占地面积较小,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目前此种技术模式在北方地区较为应用广泛,可以解决水源稀缺的局部问题。
二、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的一些策略
(一) 工程方面
工程方面节水需要注意的措施,首先要强化防渗渠道处理力度,积极加入防渗材料进行处理修复,比如沥青、混凝土等等材料,加强灌溉设备的装置安装,比如水阀、水闸、水压表等等。其次,要不断更新灌溉技术模式,普及先进的节水灌溉模式。比如在个别干旱地区有效的节水模式是滴灌。通过塑料管道使得灌溉水通过直径1公分的滴头进行作物灌溉,从而使得土壤结构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5%。此种灌溉形式是针对地区地势而言,目前针对新疆与内蒙、甘肃等地区较为推崇,在水资源稀缺的干旱情况下,使得农田农作物可以满足基本需求用水。最后,要加强蓄水工程的建设,加强建设方面的力度与宣传范围,针对地势相对水资源稀缺的地方多加强水池与水窖、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的建设。
(二) 农业方面
农业方面的节水措施要注意做好水源的调度工作。对地区可供水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拦蓄与储水情况要做到了解与掌握。适度进行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比如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可进行以井补渠来操作发展井水灌溉。如地下水开采过度,要适度控制上游进行引水操作,加强蓄水工程的建设,使得河流水可以回灌地下水。另外,要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加强农业基本设施配备的节水功效。因地制宜研发灌溉技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常要加强对当地农户的相关节水观念与培训宣传,使得农户节水意识提升,控制农业灌溉趋向于节水环保状态延展。另外,节水灌溉工程应当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国家的干预可以适度减少农户的生产资本,减轻财政压力。
(三) 农田方面
农田方面的节水措施要注意几个要点。第一,适度调整土壤结构,注意深耕与施肥时土地的平整。种植时尽量选用抗旱品种栽培,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穿插种植形式等等。比如棉花的种植是个典型的例子。棉花本身耐干耐旱、蓄水能力强,如将棉花与其他作物结合种植,可以促使两者作物产量提升,同时也减少灌溉资本,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二,加强土壤检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促使农户可以依据技术系统来了解农田墒情,并适时结合天气情况进行适度浇灌操作。塑料膜的铺设、秸秆的安放等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墒作用,不仅仅可以控制土壤地表水分蒸发,还可以起到水分涵养、地表温度提升、土壤结构调整、加强作物吸水率的作用,进而促使农作物达成高产增收效果。一般情况下塑料膜铺设与秸秆铺设时较为常用的保墒手法,前者可节省高达35%水分,后者节省20%~30%水分。
结语
农业用水灌溉占据80%用水量,却达成30%~40%的水利用率,因此从工程方面、农业方面、农田方面入手,摒弃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提倡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使得农业节水浇灌体系得以健全,促使水资源得到进一步利用,进而农业作物得到进一步高产增收,走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明华.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2:235-236.
[2]张炯.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有效措施解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10:99-101.
[3]张国强.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农业,2016,04:41-42.
[4]王文超.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04.
[5]海丽齐罕·穆海麦提.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有效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