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16-04-29 00:00:00徐明金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做好水能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并且对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如何在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增强水资源承载力和减少生活生产用水的基础上做好水能资源合理规划的办法。

【关键词】水能资源;规划;问题

引言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较低,同时水环境的污染更增加了水能资源的严峻形势。水能资源在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当地政府、水利部等对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均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1、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水资源是一种可以再生又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现在农业、工业和日常人民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判别标准是根据国际上采用的人均水资源量来进行缺水程度的划分。现如今,我国在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对水能资源的消耗来说,人口消耗并非是一个地区水能资源的主要消耗点,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水能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相对来说,人口的消耗在一个地区的水能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低了。而且生态环境也有其所必须的水能资源消耗,因此水资源的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该地域的水能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当下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需求。所以对水能资源的短缺也要综合的去考虑。

2、水能资源规划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水能资源的可利用量。水能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能资源的可利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能资源的可利用量是指在满足农业、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态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一次性利用的最大的水能资源量。但是在实际的水能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过程中,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需要在技术上论证其水能资源利用的可行性,还要在经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状态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都共同影响着水能资源可利用量,而且这些影响水能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从而使水能资源的可利用量分析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2 水能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某一地区所能承受的可供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可以用人口、生物和经济发展总量来进行描述,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通过给水资源的承受力制定的标量来进行具体的描述,在进行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水资源的开发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第二,通过人口总量的描述可以获得水能资源承载力随着人们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受到的影响和变化,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下,水能资源的承载力也具有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第三,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的不同,水能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会有所不同。

2.3 生产和生活需水的预测。为了能够做好水能资源的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做好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预测十分重要,是能够为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在对于生产和生活需水的预测方法只要有:定额法、趋势法和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每种方法都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4 生态环境需水量。在进行水能资源的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不但要使水能资源量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要使水能资源量能够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建设所需要的用水量。对于生态环境需水量要从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两者之间有概念重叠的部分,对于生态需水应该包含环境需水,两者都包含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在现在生态环境需水方面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并且有多项的研究成果,对于生态环境需水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机遇水文学基础的最枯10月法和Tennant法等。

3、水能资源的规划与合理利用

水能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做好水能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和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水能资源规划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中,要坚决拥护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合理、高效的原则,在水能资源规划的过程中引入市场经济规律与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通过采取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手段和措施来保证水能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水能资源的规划编制和利用中,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平衡和水能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合理解决水能资源供需问题,化解供需矛盾。水能资源的短缺和水能资源规划利用两者之间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进行水能资源的规划分配中,要对水能资源的特性进行分析。当水能资源相对短缺时,需要在水能资源的规划中对水能资源的配置进行一定的排序:从时间上要考虑将现状用户排在首位,依次为潜在用户等;从空间进行考虑为先上游、后下游,先本流域后外流域;其次需要将生活用水排在首位。

4、结语

水能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在进行水能资源的规划编制和配置利用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用两者之间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能资源。

参考文献:

[1]史瑞兰,孙照东,刘永峰,郑建国,李锐.对我国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几点认识[J].人民黄河,2009,(06).

[2]张文科,张静,李迎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J].水电站设计,2007,23(3):95-96.

[3]乔世珊,万育生,姜广斌.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J].中国水利,2005,(1):45-47.

[4] SL/Z 322―200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