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016-04-29 00:00:00符开娥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又对我国的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二者为依托的循环发展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该得到重点重视。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的处理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再造成其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处理;影响因素;应用要点

引言

水利水电是基础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大。为了让水利水电基础设施的最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应该将施工技术放在首位,唯有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才能够让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中技术以及处理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建设,而水利水电又是基础建设中的基础部分,因此水利水电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工程量较大,所以其建设的周期与其他工程相比而言较长,不仅投资大,所参与进来的部门也是比较多的。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因素对施工造成影响,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自然条件以及地理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与其他的工程相比,它的自重以及荷载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技术上进行保障,将实际的地质地貌条件作为参考依据,对基础结构施工中的技术进行调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施工中可能与会遇到的问题以及会发生的错误在源头降到最低,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二、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基的稳定性,若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无法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保证,则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必要的抗滑性,抗滑性的确缺少会让稳定性降低,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若是地基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则应该在最大的程度上防止渗漏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渗漏现象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造成渗漏的现象则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基的空隙过大。发生渗水的现象会对基础造成破坏,若是渗水现象严重,则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时常对地基的渗水状况进行检查,应该将其列为基础施工处理技术中的一项。

除此之外,基础沉降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基础沉降由于受到地质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基础沉降是有一个范围的,若是没有超过这个范围,则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旦沉降的幅度过大,则会导致工程结构的变形,从而使整个工程受到影响,同时安全问题也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让因地基沉降严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得以避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对这一情况发生时应该进行的相应的措施进行充分的准备。

三、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技术中的应用要点

通过文章前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其自身特点为何如此鲜明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这几点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涉及到的方面,这些因素各不相同,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均对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我们应该对这些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对锚固技术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地址通常情况下都较为偏远,其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对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的难度来说都是十分大的,为了让地质情况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可以对锚固技术进行运用。锚固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在山区工作的工作量,能够让山区中所进行的主要基础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得到完整的体现。在对锚固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山区的地理条件、地质情况以及地基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之后再根据水利水电过程技术的特点,对锚固技术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锚定以及加固作用运用得更具针对性,让其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此技术能够有效地抵御稳定性不足以及抗滑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解决。

2、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以及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预应力管桩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在水利水电过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相同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预应力管桩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特别是技术处理方面的进展尤其大。在对管桩进行沉降的过程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技术方法有振动法、静压法以及射水法,而预应力管桩在进行沉降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静压法以及锤击法。

结语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无法通过其他方面将其取而代之。但是由工程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导致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将会对多方面的内容有所涉及,同时由于这项技术本身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就比较高,再加上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一系列的因素致使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进行应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对其中所包含的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的使用进行调整。之后我们还应该通过其他的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研发出更多的、实用性强的优良技术,从而让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声辉.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4:26-27.

[2]张巍霞,吴静.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7.

[3]冯彬.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 四川水泥,2015,10:253.

作者简介:符开娥 (1978-)女 本科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