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6-04-29 00:00:00李晓燕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科技进步不断的显现,这种进步的步伐不断体现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在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时候,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份子,其质量已经越来越被强调。在当今的水利工程的监督工作中,质量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并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此本文通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分析下,对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问题;解决途径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经济与安全设施,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仍然有不少缺陷,在实施水利工程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了监督质量的下降。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指出解决的途径。

1、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监督现状中,质量监督工作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这些监督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督结构不合理。当今,工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占了整个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这种监督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原因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不合理造成的。在当前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已经有了一套家督机制,然而,在部分拥有监督机制的工程施工项目中,其机制的运行效果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导致的。比如施公质量检测的技术性缺陷、监督与检测两者之间关系处理模糊、相关人员对于与制度完善与否持不重视的态度等原因都导致了再日常监督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无法达到技术上的监督要求、无法理清监督与检测之间的权责关系、没有良好的监督氛围进行制度上的调整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有可能使整个水利工程的监督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1.2 工作人员素质低、检验设备缺乏。当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时,相关技术人员在缺乏相关技术储备时,无法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专业的检测操作与分析,而对于更为偏远的地区的技术人员,其检测的技能储备更为匮乏,相关知识结构的不足所导致的质量检测、质量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与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相关检测人员素质偏低的同时,还有相关设备上的不足。比如检验设备老化或者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当前水利施工检测发展的需求,对于检测的数据可靠性大打折扣等问题。在经费支持上,检测设备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直接导致了无法适应新的工程施工工艺的更新所必须的检测的新手段的新要求。

1.3 监督力度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监督质量的提高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细致繁琐,平时的巡查、工作区域的分配、质量评价工作的疏忽、监督人员缺乏、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呈现的法律法规问题也十分的不可忽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很有可能给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标准化出现曲解,给施工建设以及监督检测的指标标准、工程规模大小的区别、施工工序、监督程序等问题提供不了良好的法律保障,从而出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等困难。

2、解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有影响这整个工程的安全与实施。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防汛抗旱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水利工程实施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监督现状都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作为相关对策如下:

2.1 完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机构职能。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不但是建设的过程,更是一项监督的过程。拥有良好的监督机制的施工过程才能创造良好的建造施工的环境,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在这一点上,我国监督机构应当增强监督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关系的认识,在监督过程中的每一道程序都有监督的章程与规定,通过科学的流程制定,确保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制度化保障。

2.2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者应将质量放在首位。由于施工质量实监督检测工作的核心,而相关工作人员正是需要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技术结构,业务能力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测,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过硬,整体监督水平合格。然而,当前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业务能力,都制约了这项监督工作中监督效果的实现了,监督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所以水利工程的监督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提高法律认识,通过培训、聘请专家、老员工带班等来提高相关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提高重视度,加强监督力度。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前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很多是由于施工单位的不合理操作以及由于监督单位以及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监督力度不足造成的。所以当质量监督的角度分析,相关人员需要主动对工作进行监督,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中增强监督力度,增强惩罚的效果和力度,使得相关建设人员提高自身建设的规范化。

2.4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监督流程。尽管出现了很多关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上的法律与法规,然而在质量监督方面的具体问题解决上,仍然有很大的法律空白,从监督检测的角度来讲,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以及工序、监督工序、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指标和合格标准、各方面的权责划分、对违反行为的打击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单位各司其职,共同营造一个严格的、负责的施工环境,使得各方面都更加重视建设质量,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栗涛,闫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501-10502.

[2]汪露.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3]王世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