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缩短工期,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很广泛。现在技术革命不断深化,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新技术。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则必须要积极应用新技术。
【关键词】新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应用;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了新技术之后,水利工程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新技术和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较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广泛第应用新技术,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还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工作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几种新技术,希望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让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能够更广泛、更快速地使用新技术。
1、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最常见的一种工程材料就是混凝土了,混凝土同时还是水利工程主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混凝土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开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做才能确保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这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的水利工程施工已经开始应用碾压混凝土技术,该项技术极大程度地增强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这种技术需要花费的投资成本较低,同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收到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开展混凝土碾压工作的时候,往往要选择薄层进行碾压,这种做法使得碾压层之间会产生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要尤其关注碾压层的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好水利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开展施工的时候要认真分析混凝土的品质,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制定相应的混凝土碾压计划的依据,以便获得更理想的施工效果。
2、绿色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这种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水利工程的防护工作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绿色混凝土技术综合了绿色植物的防护优势与混凝土的加固结构优势,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环保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发展而来。我们以往使用的传统混凝土防护手段是不断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很多人都以为这种做法是科学有效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它除了会增加工程造价之外,还会对混凝土的防护功能发挥产生阻碍作用。而我们的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先把混凝土制造成规则不一的孔径,这种做法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持久性,除此之外,还要把一些高分子材料加入到混凝土当中,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其次,要将一些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以及肥料放入砌好的混凝土孔里面,通过这种填充方式可以为植物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如此一来护坡效果将会更加理想。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开展施工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透气性,因为混凝土的透气性对植被的生长和保持水土功能有重要影响,良好的透气性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
3、防水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防水毯属于一类新型防水材料,有着两个非常显著的优点,一是具有土工材料的去不特性,二是防渗水性能比较理想。防水毯的主要材料有两种,一是水工织物,二是钠基膨润土,它是一类选用纳米技术复合而成的、通常都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土工合成材料。防水毯之所以防水,是因为钠基膨润土在遇到水的时候会产生膨胀,继而变为黏土状的连续胶体,我们就可以选择它填补渗水缝隙,最终达到防水目的。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共而言,一般在隧道开挖的前期工作中才会使用到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将防水毯的优点概括为如下的几个方面:一是密实性良好,钠基膨润土在受到水的压力的时候会产生高密度的隔膜,它的密实度甚至可以和100倍的30厘米厚的黏土密实度相媲美,抗水压性能非常好;第二是这种技术方式施工非常简单;第三是防水毯的固定和连接工作非常简单方便,需要用到的工具只有垫圈、钉子以及膨润土粉末,出现损坏的话也很容易维修;第四是防水毯遇到非常寒冷的气候也不会出现断裂;第五是防水毯中的膨润土属于一种天然无机材料,很环保,对环境污染小。第六是防水毯不像其他材料一样价格高昂,它的价格非常低廉,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选择这一材料。水利工程应用防水毯技术,不仅能够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
4、新型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通常来说,水利工程中的一部分工程是在水下,所以要开展水下施工。开展水下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建设一定的场地,这个时候施工单位通常需要应用围堰技术维护基坑。这种技术指的就是把河道的水按照做出的方案绕过施工场地往河道下游导入,这样工程的施工就可以在干地条件中进行,所以这一技术对施工而言有很大的意义。现在施工中都应用了新型围堰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水流与河床,借助于导流施工手段,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新型围堰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导流,这也是新型围堰技术的一大优点。要想做好导流工作,必须要准确把握施工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情况以及河流的水文信息,要正确选择大刘的方式、导流建筑以及倒流的流量与时段,研究制定好坑基排水以及拦洪度汛的应急方案,还要开展必要的模拟实验,进行多次反复论证,使方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对水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在未来,新技术的使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将会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定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孝勤.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4).
[2]戚凤秀.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
[3]赵玮.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