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国的水资源问题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和旱灾都威胁着我国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水文灾害频发,我国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同时结合了战略性水资源储备以及储水空间等方面,对水文资源常态与应急性管理进行实践性的研究,将年纪和年内水文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依据,结合了常态性管理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性管理,最终解决旱涝灾害,从而提高控制水循环的效率,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常态管理;应急管理
1、水文水资源的常态性、应急性统合管理认识
1.1 常态性、应急性状况分析及相互关系
所谓的常态性指的就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或者是连续发生的情况,又可以将其称作为一般正常情势,常态管理就是指当自然社会环境比较正常时展开的稳定的一般的管理方式,开展常态化管理的主要目的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生产的日常需要,减少积累效应的产生,从而降低应急效应出现的可能性。应急性主要指的是不经常发生的情况,为了解决应急性情况使用常态化的管理方式是难以解决的,就必须要使用特殊的处理方式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常态与应急管理在情况出现的概率方面是不同的,而且二者事故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不仅如此,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的管理和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转换和依存两个方面常态与应急管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1.2 对常态性和应急性统合管理的认识
由于常态性管理与急性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尽管常态与应急管理在情势状况和管理方式中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常态性管理与急性管理之间的综合性管理意识还是没有消失。其实无论是常态化管理还是应急化的管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管理方式的最优,最终解决水文资源各种问题。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就可以实现理性管控过程和降低风险的紧密结合,将应急管理和常态管理各部分的优势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体现着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常态化的独特特点,它的本质就是对风险进行转化,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最优效果。一般来说,常态管理方式对应的是常态情况,面对应急情况,应该采用应急化管理方式。遇到综合性管理,应该将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方式进行结合。突发状况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且不可预测的事故所占比例是非常大的,基于此,应急性管理并不是仅仅对其进行消极防守,对于不可预料的事故应该提前建立应急方案,所以当进行正常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等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从而提高应急决策的能力。
由于突发的状况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而且有很多的难以预料的事故,所以,在急性管理并不是单纯的进行消极防守,而是需要提前准备好应急方案,之后再运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预防危险,从而提高应急决策的能力以及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要根据形式的变化采取与之相对的方法措施,从而解决危机。
2、水文水资源的常态和应急统合管理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将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划分成两部分,第一是正常情况下的常态性管理与应急情况下的应急管理,主要是针对正常情况之下的平水期和特殊状态下的汛期以及枯水期。
2.1 实现洪水的资源化
所谓的洪、雨资源化就是指的在灾害还未发生之前,通过各种水土保持设施以及海洋水库、自然洼地等拦截洪水,从而延长其在滞蓄洪区的滞留期限,最终对河、湖以及洼地水面的原有景观进行改变,提高大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地下水的补充也是有所帮助的。
2.2 水资源的战略性储备
经济发展、气候改变以及水文周期的改变或者是极端性突发事故等问题需要运用合理的方式才可以解决,所以,需要分别建立长、中、短时期的战略储备制度,需要在平水期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在枯水期进行水资源应急性管理,并将常态化管理和应急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构建备用水库,从而为水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奠定基础。对于一些缺水严重的地区,可以对地下水的开采总量进行严格规定,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还可以在汛期对地下水进行补充,提高地下水的战略储备能力。
2.3 科学使用各种储水空间
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只要是能够储存大量水的空间,都可以称之为储水空间,主要包含地表和地下的出水空间。河湖水系、湿地洼地,水库以及各种人工建设的除水建筑设备等都可以称之为地表水资源存储空间,而地下水资源存储空间主要由松散型和裂缝性含水层等组成,在汛期储水空间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等到枯水期这些储水空间的水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可以解除汛期的洪涝灾害,又可以解决枯水期的旱灾,实现双赢结果。在真正的运用过程当中,可以将建设洪水滞蓄区和控制超采区进行结合起来,比如说,在我国北部地区的松散含水层,由于地下水的超采所产生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这就使得构建地下水库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总结
水文水资源的常态与应急综合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适应我国水文水资源发展状态的,同时也是一项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一次水利研究,也是对水文水资源未来发展状况与管理形式的一次深刻的研究。尽管现在水文水资源的综合性管理理论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技术发展还是不够成熟,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地研究创新,研究出一套新型的水资源科学管理方式,从而提高我国水资源安全管理的程度,促进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静. 大清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演变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2]张玉杰. 浅析可持续发展下的水文水资源管理策略[J]. 致富时代,2014,01:130.
作者简介:宋凤蕊,女,1985年10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