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2016-04-29 00:00:00许岩歌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新的技术不断推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力系统,让其更加全面与完善,给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继电保护范围中广泛的普及使用新的技术,不光能够提升继电保护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让电力系统运行的更为安全、稳定,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对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情况。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创新,数字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普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建立,已经是当前电网建设的主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智能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的开发以及使用,数字化测量仪器在电力用户与厂家中的需要不断增加。第二,是全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时仿真系统。只能电话推广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具备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几个特点的数字化边带暗战。但是当前很多的变电站还是不能检查出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功能,只有全数字化变电站站才能够进行此项工作。

(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

目前的电力系统不断升级,电网的电压等级也持续提升,对于高电压技术以及绝缘技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因为计算机继电保护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超高压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转情况也不断提升。当前,世界当中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建设超高压输电线路,它是指利用超高压等级来进行电能的输送。

超高压直流输电包扩以下几个特点: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输送功率能够调控;不受系统稳定极限的影响;能够充分使用线路走廊资源;能维持输送功率或者降低输送功率的损害;能够按照系统的需要来做出表现,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固情况;进行系统的交流电压调控;能够快速进行功率改变。当前超高压输电技术广泛的使用,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已经首先对其进行研究与使用。当前国外使用的超高压系统的最大电力是65kV,俄罗斯、日本正在进行1150~1500kV特高压输电的实践。而我国当前在西北网电升压至750kV的工程也在实践当中。

(三)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直流输电是表示把发电厂疏松的交流电通过镇流器改变为直流电之后,在到受电端,之后再使用逆变器把直流电改变为交流电,到受端交流电网。当前直流输电技术大都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远距离大功率输电;联系不同频率或者同一频率而不同步运作交流系统;成为网络互相联系与区域系统之间的联络线;当成海底电缆跨越海峡送电;当成地下电缆给用电密度大的城市供电;在交、直流输电线的并列运作中调控电力系统的运作。当前我国直流输送点工程有四个,第一是在舟山直流输电工程,给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第二是在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产生了我国第一个大电网联合系统,将葛洲坝的电力持续不断地向伤害输送。第三是龙泉—政平直流输电工程,送电量是3000MW,是三峡电池向东地区输电的主要内容。

(四)微机保护设计新思想

微机保护新算法的推出,推动了微机保护的不断进步,微机保护新算法能够减少浪费的时间,当前,全波富氏算法与最小二成算法使用较为普遍。模糊控制原理、自适应理论、综合优化理论已经在微机保护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有的研究机构提出了网络化通用硬件平台与层次结构软件平台的设计思路,并且对网络运用的主要内容站看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了网络运用的高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一)继电保护智能化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因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持续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官方干的使用。继电保护方面的很多工作也更加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与非线性改善等几个领域。智能电网、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和调节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传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二)继电保护数字化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也是电网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数字化变电站能够降低自动化机器数量与机器的维修检查的频率与时间成本,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变电站能够降低占地面积与投资成本,还能够完成资源数据的共享。数字化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改善,它的研究与使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相信在未来,它也是继电保护当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三)继电保护输电技术的突破

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直流输电水平不断完善,多形式的发电所带来的电能都需要用直流的方式传送,直流电在电力系统中肯定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同时,超高压输电能够提升传送的容量与距离,减少单位功率电力传输的成本,降低线路的损坏浪费,节约线路走廊的占地面积,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当前,国内外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进步,给电力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更加可靠、高效的支持。继电保护一定会紧跟各种技术的创新而更好的在社会中运用,让电网的发展更加快捷、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柏林,吕漫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629.

[2]周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1:121+123.

[3]林雪松,倪长松,张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J]. 科技资讯,2015,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