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海警卫局工作了两年,中央主要首长我都见过了。1955年初,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响应党的号召,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我离开中南海到大学报到的那天,我是多么依依不舍。在中南海的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调往中南海警卫局
我(即本文作者)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梅坞村人。1945年6月加入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华东野战军从宿北战役到睢杞战役的诸次战役,直到睢杞战役负伤。1949年,随着战争局势的迅猛发展,我随部队渡过长江,又回到浙江。1950年8月,我受命到浙江省军管会交际处做保卫工作。1952年7月,我被调至省公安厅,被任命为公安厅保卫科副科长。
1953年6月,我接到通知,要调往中央警卫局工作。中央警卫局归属3个部门:一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二是公安部,三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当时警卫局的局长是汪东兴,副局长是王敬先、李福坤、罗道让。下设办公室、政治处、警卫处、保卫处、治安处、保健处、行政处与警卫团。室、处下设科或组。
我所在的保卫处,设内勤组与一、二、三科。内勤组负责综合工作,做处长的助手。一科负责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保卫。二科负责对警卫局及在中央政治局毛、刘、周、朱、陈、林、邓7位常委身边及周围工作人员情况的了解与审查。三科负责对中南海红墙外100米之内的社会动态和社会治安情况的调查了解和监控。处长楼廷波,原湖南长沙市公安局局长,一、二科没有科长,三科科长赵戈,原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区分局局长。组、科只配备3或4人。内勤组我任代组长,组内有5人,聂淑宜、戴红叶、大刘莉,小刘莉。
第一次见毛主席兴奋不已
到中央警卫局后,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亲眼见到毛主席。在战场上,我有过两个愿望,一是“能安稳地睡上一觉”,二是“能活着见到母亲”。这两个愿望在解放后先后都实现了。
中国革命能胜利,我一直在思考有哪些原因。我想到的原因很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我想,“有一天我能亲眼见到毛主席,就是死也值了!”
到了中南海,我的愿望可以实现了,心里非常高兴,但工作了好多天,并没有机会见到毛主席。到警卫局的第二个星期六的晚上,办公室的同志给我一张票,说:“晚上有舞会,在勤政殿门口广场上,你去参加吧!”
警卫局办公室所在的政事堂西面紧挨着勤政殿,殿的大门外有一个小广场,约100多平方米,浅灰色水泥铺的地面,比较粗糙。广场南面,就是通向瀛台的拱桥。听说在这块场地上,建国初期除了冬天和有特殊情况外,几乎每星期三、六晚上都举行舞会,中央首长特别是毛主席,只要在北京就一定参加,因为主席的住处离此只几十米。
1953年7月25日,是个星期六。晚饭后,我早早到了广场边,站在一棵大树下等待毛主席的到来。8点多钟,一个五六人组成的小乐队演奏起动听的民族舞曲,警卫局的工作人员有三四十人先后来到舞池场地,欢快地跳起舞来。
约9点多钟,小乐队突然演奏起《东方红》的曲子,有人说:“主席来了!”人们立即停止了舞步,一起鼓掌。我赶紧随着大家关注的方向看去,只见离我约30多米的地方,一位体魄魁伟,身穿白衬衣灰长裤,脑门闪亮、满脸微笑的首长,边招手边健步向舞场走来。这位首长就是毛主席!
新舞曲声再次响起,一位女同志上前邀请毛主席跳舞,主席便挽起那位女同志一起进入舞池,同大家一样跳起舞来。此时此刻,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激动无比:“啊!我终于见到了毛主席!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要是柳伦(作者妻子)也在,那该多幸福呀!”
保护毛主席外出考察
在中南海,能见到毛主席的机会很多,有时是因工作而见。
1953年9月的一天,局领导决定警卫处、保卫处科以上干部要外出执行任务,其中有我。执行什么任务,谁都不知道;通知参与人必须在早上4点前到局机关门口广场集合。人到齐后,局长汪东兴对大家说:“今天的任务,是让大家与杨(尚昆)主任一同陪毛主席去官厅水库考察!马上出发。”
官厅水库在八达岭长城西北边,延庆县的最西南部,要坐火车去康庄,经康西草原才能到达。天刚蒙蒙亮,我们几十人坐卡车到了北京北站。车站上不见人影,只见铁路两边约20米处有手持步枪的岗哨,约每隔百米一个。随同毛主席的,还有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等人。
天大亮后,大家才上了火车。专列在轨道上慢慢移动,路边的各个车站都没有乘客,只见沿铁路都站有持枪的岗哨。
车到昌平南口停了一下,毛主席与李敏、李讷、秘书、卫士等人员一起下车,站在道旁草坪上瞭望,拍照。然后步行上山,在半山腰一座大石雕前瞻仰了詹天佑像。下山后又上火车。火车加了车头,一个拉,一个推,慢慢爬山路,费力地越过了八达山岭。
火车下山后到了官厅水库。从车站往下望,山下100多米处横卧着一座水坝,拦着一库碧波清水。毛主席下车走到水库边,与他的女儿以水库为背景照相。当时,感到水库不太大,像是湖泊,水面离水坝约有30米。这是解放后北京市远郊区建设的第一个水库,中央首长都很关心。毛主席大步跨向水坝,走上坝堤,听管理人员汇报水库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我们几十人随主席身后,也登上了水库大坝,观看被拦在库区的一片汪洋。
我们从早上近8点钟上火车,随主席一路参观考察。回到机关,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这次陪毛主席考察工作,近距离相随,可以时时看见他。
对舞池中的毛主席记忆犹新
再就是参加娱乐活动,也常能见到毛主席。特别是看戏、看电影、参加舞会,只要毛主席在北京,你又有票,就有机会看见毛主席。当时,参加舞会的首长还有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等。
1953年夏末,听说毛主席对他到舞场时乐队演奏《东方红》不满意,认为这是搞特殊化,把他排挤在了群众之外,不能与民同乐,曾表示如果今后他到舞场时再听到《东方红》曲子,受到鼓掌欢迎,就不参加舞会了。所以,从1953年下半年起,毛主席进舞场,乐队演奏不再中止,群众也照常继续跳舞,不再停步鼓掌,就好像未见到毛主席入场。但是,也有区别之处。
在春耦斋举行舞会时,大厅的四周摆放的是普通木椅,只在一侧放了两三个大沙发,供毛主席、刘少奇同志、朱德总司令用。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一般干部,还有周恩来总理、江青等参加舞会,都是自找舞伴,而毛主席没有这个自由,不少女同志排着队,一个挨一个,轮流等着与主席跳舞。总理来得少些,他来时,不坐大沙发,而是与群众挤在一起。舞厅不大,约60多平米,可容纳四五十人。在舞池里,毛主席同大家一样跳舞,没有什么区别。我在舞池里曾暗自与主席比过个儿,我身高1.8米,主席比我高一点。
还记得那时星期六的舞会进行到深夜时,毛主席常要休息一会儿,因为他的作息时间特别,听说他认为夜里环境清静,一直坚持下午和夜里工作;早上5点才睡觉,上午11点起床。所以,深夜是他的“午休”时间,其他人就看电影或听戏,等毛主席睡醒起来了,舞会再继续进行。
有时,舞会中场也休息一下,请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唱京戏,或请相声演员说相声。听京戏时,能见到毛主席常常用手在自己腿上打拍子,有板有眼地跟随演员轻轻地哼唱;听相声说得有趣时,主席也会哈哈大笑,笑得合不拢嘴。
在平时,人们也有机会见到毛主席。只要主席不外出,住在中南海里,有时下午4点左右,他会从住地走出来,在南海边散散步、边思索问题。如果这时人们正巧走在南海边,就可以见到主席。
在中南海警卫局工作了两年,中央主要首长我都见过了。后来,我妻子柳伦到警卫局文校任教10多年,不仅见到许多首长,还曾多次与毛主席跳舞。第一次跳舞没想到是毛主席邀请的她,因为主席对陌生人也有好奇心,会在跳舞时问问对方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等等,做点“社会调查”。
1955年初,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响应党的号召,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我离开中南海到大学报到的那天,我是多么依依不舍。在中南海的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摘自《百年潮》2013年第6期,姚克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