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人民币有了100元大面额台湾记者首访大陆

2016-04-29 00:00:00
党史天地 2016年13期

1987年,这一年,费翔将《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到大兴安岭;这一年,何智丽不服从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决定”引风波;这一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横空出世;这一年,台湾记者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

费翔的一把火“烧”到大兴安岭

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在深情唱完《故乡的云》后,费翔以一种特别的舞姿,夹带着台下的惊诧和掌声,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

随即,费翔风靡大江南北。而此前,他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专辑摆在各地音像商店里无人问津,但晚会后立即狂销160万盘。于是,费翔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完美偶像。那时的商店门口,常常可以见到大字广告:“费翔到货”或“费翔无货”。

当然,也有人戏称,正是因为费翔这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导致1987年东北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火灾。

何智丽不“让球”引风波

1987年2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何智丽作出了一个令中国乒乓球界震惊的选择:不服从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决定”,淘汰了同伴管建华。

然后,何智丽在最后的决赛中击败了南朝鲜的梁英子,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但等待她的,却是一种无声的谴责。

在乒乓球界,何智丽的所为,被认为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天条”。她被认为是“违背集体主义光荣传统的典型”,而集体主义是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法宝。

在该不该“让球”的问题上,也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议。

何智丽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当世界冠军,要去参加奥运会。因为根据规定,这一届的世界冠军,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球赛中理所应当的代表。当时中国乒乓球队作出让何智丽“让球”的决定,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因为,他们认为,让管建华对梁英子,比何智丽似乎更有利一点。1986年亚运会上,何智丽曾以0:2输给过梁英子。但何智丽不这么认为,她要在汉城奥运会上报“一箭之仇”。基于此,何智丽后来多次说:“我为什么要让球?”

何智丽回国之后,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领导要何智丽写检查。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孙梅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何智丽奔走呼号,上书中央领导。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说“不能处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说“处分何智丽,全国老百姓通不过”,这才使何智丽没有受到处分。

何智丽回到故乡上海,受到热烈欢迎。上海市体委举行盛大表彰会,宣读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她的嘉奖令,团市委、市妇联分别授予她“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然而,何智丽本以为得了世界冠军,便可以理所当然地参加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但是,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名单里,何智丽的名字被删除了。她显然无法在中国队继续呆下去,于是被迫离开中国乒乓球队。

人民币增加了大面额

198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发布:

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一套新版人民币。新版人民币面额,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种;辅币有1角、2角、5角3种。

现行1分、2分、5分3种纸、硬辅币继续流通。

这次发行新版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在1948年12月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

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8种面额,其中l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出世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有几个重要概念,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

对于“初级阶段”,十三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两岸分隔38年后台湾记者首访大陆

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2007年11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披露,此行是邓小平拍的板。

“能够这么快批下来,实际上是中央最高领导层拍了板。”时任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兼总社港澳台部主任陈佐洱回忆说。当时是中共中央对台办在主持这项工作,他们接到驻日使馆的信息,马上上报,而最高的决策者,就是邓小平。

1987年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到第八个年头。而这时的台湾,也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年的7月15日,国民党当局宣布解除实行了38年的戒严体制。台湾《自立晚报》的社长吴丰山,此时凭直觉感到两岸关系将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决定在这个时刻抢先一步:派记者抢滩赴大陆。

(摘自《民间记忆1978- 2008》,陈煜、钱悦著,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