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区域游戏中小组式游戏的有效指导

2016-04-29 00:00:00汪凯丽
文理导航 2016年29期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活动区是幼儿游戏的最佳场所。无论是区域游戏还是主题游戏活动的目标都是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使每个人包括教师和幼儿都感到自由和快乐。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区域游戏的环境,并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以小组的形式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小组式游戏;指导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是催化剂,其工作是协助幼儿沿着兴趣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新兴趣,导向新的游戏。区域游戏是以幼儿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课程,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他们基本的对象性活动。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幼儿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会区域游戏的乐趣。区域游戏中小组式游戏最易于孩子们的成长,也是现代教育机构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细心指导,独自的发现学习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幼儿创设适合他们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游戏活动环境,并细心地指导幼儿,引导他们独自地发现学习,增长知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由选择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区域游戏,自主决定于环境相互作用或活动方式方法。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需要,对幼儿的兴趣与表现做出适宜的反应,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活动。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这是以个别指导为基础、以教师支持和扶助幼儿的学习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活动类型。

例如教师组织的区域活动游戏《美丽的花》,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花,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笔、蜡笔、印模、剪刀、纸、胶水、颜料等工具,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去进行游戏,可以把小组幼儿喜欢的花进行画花、印花、剪花、折花、染花、插花等操作。幼儿由于能力有限,在他们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了解他们想要进行何种操作,并且根据他们的操作来进行指导。尤其是剪花,幼儿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对于剪刀的使用能力有限,不能够灵活地操作,而且剪刀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帮助,使学生可以发挥他们小组合作的优越性,实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快乐的探究,提高能力。

二、悉心指导,协同的发展学习

教师在中班区域游戏中进行小组式游戏会大大地提高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让幼儿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游戏,掌握知识,体会学习快乐,共同协同发展。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是以一定的问题或游戏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确定感兴趣的游戏。问题可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来自于幼儿的游戏和实际生活。

例如在《小超市》区域游戏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超市,其中包括了很多玩具、食品、书籍、衣服等商品,上面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并且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钱”,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购物游戏。这个游戏是需要学生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幼儿在购物中会发现,有些商品的价格和购物小朋友所付的钱是不一致的,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计算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有些还有一些难度,但是通过幼儿的共同合作,他们会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学生的交流中悉心指导,帮助幼儿突破难点和困惑,实现幼儿的协同发展。

三、精心指导,操作型接受学习

区域游戏中增加小组游戏方式进行操作活动游戏会促进幼儿在操作中提高能力,增加游戏的关注度。小组游戏中的基本游戏环节是集中——分散——集中。其中,幼儿的分组活动是主要环节。教师在活动的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起幼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和指导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活动。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可以是自由的、探索型的,也可以使规定的、结构性的。同时,操作为教师所要讲解、概括的知识经验提供感性直观的基础。在活动最后的“集中”阶段,教师的综合与总结往往起到点明主题,提炼概念的作用。

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船》,教师设计区域游戏活动。但是如果在游戏中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船的模型,让幼儿观察船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或是船有几层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可以大胆地给学生提供纸板、泡沫、胶水、小刀、蜡光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以小组的形式制作出简单的船。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会提高。在学生的操作中,教师要精心指导,促进幼儿掌握船的特征,注意船的作用,实现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提高能力。

四、耐心指导,讲授型接受学习

区域游戏中的小组游戏包括引起动机、讲解演示、练习巩固等基本环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引起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往往用游戏的口吻来组织教学,往往使用以规则游戏为形式编制的教学游戏帮助幼儿记忆与练习“新授”教学内容。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来看,这是以教师讲,幼儿听、记、练为特征的教学活动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接受学习。在这种游戏环节中教师要耐心讲解和指导,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接受知识,实现幼儿能力的提高。

总之,区域游戏中小组游戏是最能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关注区域游戏并且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游戏,科学地指导,适时地点拨,融入细心、悉心、精心和耐心,让幼儿能够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编.学前教育改革与研究.新时代出版社,2003年

[2]汪萱编.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