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在人流如潮的街道上,迎面走来一对父子。暮年的父亲搀扶着他年轻的儿子,慢慢地走着。年轻人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走路显得十分吃力。父亲低声和他说话,皱纹纵横的脸上荡漾着一缕温情。儿子听着,点头,笑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都是骨肉至亲的人搀扶着,走那段坎坷崎岖的路。
在人生寒冷的季节,也只有血脉相连的人,依偎着相互取暖。
一位白发的老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他拉着一辆简易的板车从商场出来,上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车后忽然冒出一个圆圆的小脑袋,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歪着头,弯着腰,撅着小屁股,用力帮着他的爷爷推车。一张花儿般的笑脸,为老人抵挡了多少岁月的寒霜。
一次,在火车上,我的对面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带着他八九十岁的母亲。他的母亲行动不便,一直坐在轮椅上。坐的时间久了、累了,就唤他的儿子,要坐在座位上去。儿子轻轻抱起骨瘦如柴的母亲,像是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母亲稀疏的白发,如冬日江畔一丛丛洁白的芦花。
张爱玲在文章《私语》中写到她的幼年时的弟弟。一次,父亲重打了弟弟一顿,弟弟哭了好一阵儿,忘记了,又去阳台拍皮球玩。而她坐在桌前,端起饭碗,不能说话,眼睛里溢满了泪水。继母看见了讥讽她:打的又不是你,委屈的倒是你了。她看见弟弟挨打,代替不了他,帮不了他,保护不了他,只有哭泣。年幼的她,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再富足的生活,也没有多少人间温情。她不忍看弟弟挨打受苦,心里疼痛不已,却无法表达,唯有落泪如雨。
可是,70岁的张爱玲,孤独地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看见橱窗里摆放的一种香肠卷,就想起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的一家咖啡馆,父亲总是爱买香肠卷给她吃。隔着悠长的岁月,再苦涩的旧事,也弥漫着人世的一缕温馨。她在风烛残年的时候,终于放下了对父亲的怨恨,放不下的,却是尘世间的那一点点暖意。老来多健忘,唯不忘思亲。
春日枝头的繁花,好比天边的彩虹,鸟儿羽毛上抖落的露珠,花瓣上滑落的雨滴,节日里的幸福,一转眼就陨落了,过去了。
永远不会凋零的,唯有人间亲情与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