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多活15年
——从医学博士所经历的真实病例谈起

2016-04-23 02:13:30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
保健与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患癌癌症康复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今天的话题是如何多活15年。上海现在的人均期望寿命是82岁,女性为83岁,那么我们只要把生活方式改一改,很多方面注意一下,防范几种疾病,我们每个人可能延寿10多年,这就是我要讲的主题。

我是临床肿瘤医生,我特别感慨的是上海临床女性肿瘤患者人数飙升。男性患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抽烟、酗酒有关。女性中有些人患癌让我很不理解。我最近有几本关于女性健康的书马上就要出版,其中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作《千万别做好女人》,因为好女人太累、管得太多、太认真、太较真,所以很多好女人患癌了。

我先谈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大家都知道,飞机设计师罗阳50岁刚刚出头,是非常优秀的人才,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而猝死。人大开会,杭州市的一位市长会开到一半就不行了。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一两年前,就在虹口区,一个出租车司机半夜开车时猝死。出租车司机死亡事件高发,往往发生在50多岁。现在的城市人过劳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平均年龄都在40~50岁,每年将近有5万人过劳死,每天几百个,所以这个现状很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各位有体会,以前很少见到癌,现在癌的发生率飙升,癌变成了我们的健康大敌。卫生部在2006年做了个调查,发现和1973年相比,2006年癌症患者比1973年翻了一番,其中肺癌上升了465%。除了老年人癌症高发外,现在癌症更是65岁以下的中年人的第一杀手。65岁以上死亡大多可以归为自然死亡,因为老了;65岁以下死亡,我认为是非自然死亡。中国人65岁以下的死亡人数中,城市中27%死于癌症,农村中25%死于癌症,也就是超过四分之一的65岁以下非正常死亡者死于癌症。复旦大学有个教师去世了。她是个女性,29岁查出来患了乳腺癌。她非常优秀,拿过好几个学位,包括海外的。她在复旦工作,有车、有房,但是她在31岁就去世了,死之前写了一本书叫《此生未完成》。

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做过预测,如果人类能够很好地防范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平均寿命可以延长10.2岁;如果延缓癌症的发生,癌症不是四五十岁发生而是八九十岁发生,平均寿命又可以增加4.5岁。两个加在一起就可以增加14岁多一点。如果我们再把心安顿好,避免发生因情绪障碍而引起的自杀事件,那么我想每个人平均期望寿命延长15岁将有可能。

今天的病绝大多数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癌症加上精神障碍,这几种病我们好好防范一下,活到百岁不是梦。

两年前,欧洲有份权威的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研究结果。有人研究了意大利同一民族的4000多名女性。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同一民族?因为同一民族的人文化背景一样。这4000多名女性或者小时候受过挫折,或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处在不顺状态,或者个性比较抑郁多疑。研究者研究了她们的生物学特征,发现她们的细胞端粒比较短。细胞端粒比较短证明细胞寿命不长,细胞寿命不长证明这个人寿命可能也不长。这至少说明一点,人的情绪、心理对寿命大有影响。

我们刚才说了,癌症和心理有关,所以学会从各方面做起,特别是调整好心理状态是多活15年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新民周刊》曾刊载了一位患者的故事,这位患者也是我的朋友,他姓布,平时人称“老布”。他原来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好了以后开始做收藏并赚了大钱。他怎么会患癌呢?他回顾了他的生活,他有钱又比较有闲,他是评论家又是作家,会喝酒、会应酬,白天黑夜颠倒,每天睡到下午三四点,然后出去应酬,应酬到早晨七八点才回家睡觉,追求的是“能吃、能喝、能穿、能玩”。患癌前每天日夜颠倒,在48岁的时候患晚期膀胱癌。医生明确建议他把膀胱切除,装个袋子接到外面来,不然就活不过2009年的春天,他去看的时候是2008年。由于他前期生活非常顺,现在突然遭受如此重的打击,心灰意冷,所以他拒绝手术、拒绝化疗,然后跑到北京近郊的一个小山村买了块地,开始过简朴的生活,吃天然的蔬菜,返璞归真,加上按时吃药,几年下来居然生活得很好。因此千万别小看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你的寿命、决定你的健康。

所以回过头来看,他患癌的原因很简单——喝酒、吃肉,他康复的原因也很简单——专心致志做某件事情。大家一定听说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其中就说了会养生的人可以度百岁,不会养生的人“以酒为浆”(就是拿酒当水喝),“以妄为常”(生活没有规律),“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醉酒后过性生活且性生活不节制),“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过这样的生活,很难长寿。

从胆囊炎到胆管癌

我的一个患者老冯是经营汽车配件的,他有胆囊炎,因为他喜欢喝酒,所以我当时建议他把胆囊切掉,他不愿意。有一次他要去北京谈生意,因事误了飞机,第二天一早飞到北京,别人不跟他谈了。订单没了,他从城里往机场走的时候感觉自己很不舒服,到北京某医院去看病,被确诊为胆囊炎急性发作,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回到上海时人已经很瘦了。一到厂里又出了很多问题,好不容易调整好。3个月以后,一天早晨起来老婆发现他脸蜡黄。他去医院一查,发现患了胆管癌。

丢了订单,然后生了场大病,叠加在一起,好似同花顺凑齐了,凑齐以后癌症发生了。

一上班血糖就不稳定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到上海来看我,他是个很年轻的央企副总。他告诉我他才40岁出头就被确诊为糖尿病。因浑身没劲,出虚汗,去医院一查血糖很高,空腹血糖到10毫摩/升,一吃药马上就正常。我建议他好好观察观察他的血糖情况。结果是,他不上班血糖就很稳定,一上班就不稳定了。我告诉他,如果想甩掉糖尿病的帽子就要注意三点:第一别再吃夜宵,第二别再开夜车,第三晚上好好休息。

生活方式致病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沙堆效应。我们也听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蝴蝶效应”,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既要做好平时的防范工作,又不能把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就像我说的冯先生,一个小小的炎症就摧毁了他的免疫系统,最后他患癌了。

癌细胞发展是走走停停的

癌细胞发展是走走停停的,有些时候它不走了——因为身体本身有防范、蜕变的功能。我讲个研究案例,丹麦科学家用很细的基因探针研究女性乳腺癌,发现20岁之前到20多岁女性的乳房内没有任何异常;到30岁以后,基因探针在乳房内发现异常细胞,这种异常细胞发展下去就是原癌细胞;到40岁以后,40%的女性体内发现原癌细胞;到50岁左右,这个数字没有再增加,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人变成了癌症患者;到60岁,这个数字开始减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人,细胞在不断增殖过程当中就可能出现异常。

血管硬化和骨质疏松也一样,因为生理功能总会衰退,问题是我们不合适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个进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也一样。人老了,胰岛细胞性能肯定会差一些,所以血糖分泌差一些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年龄大了以后吃东西要清淡一些,不要过量,控制体重,血糖就可能控制住了。

生命只有一次

人的体能、情绪一直在变化,身体有这些信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提醒你需要减慢节奏了。比如说一段时间特别疲劳,一段时间莫明其妙头晕,未到更年期时一段时间虚汗淋漓。一段时间腿软,有可能肝有问题;肺癌发生前常会背痛;特别是一段时间有间歇性胸闷,那很可能是心肌间歇性缺血,那是个信号,持续下去很可能发生心肌梗死,这时首先要赶紧去医院,但不一定查得出来,其次要赶紧休息。生命只有一次,你的生命对你和你的家人都很重要,所以对这些信号一定要重视。一旦有了异常信号,一定要休息,好好调整一下。

急性骤发与慢性应激

急性骤发包括急性应激和疲劳。慢性应激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持续的慢性疲劳、改变生活方式、新承担的工作重压、家庭变故……这些都会对人特别是女性产生心理伤害。当我们进入某种生活骤变的时期时,就需要开始防范,从日常做起,从细节做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健康,但是一定要细水长流,从平时做起!

癌症患者,要不断给自己加油,输入正能量

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和一般的心理危机不一样。一般的心理危机随着经历远去,情景消失,会逐渐被遗忘,慢慢淡化。除非再次陷入同样的情景,才会唤醒它。癌症却不一样,危机诱因是内源性的,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随时随地会被激发,甚至许多患者心绪宁静下来,独自一人时就自然想到“我患了癌”“我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消解非常缓慢,诱因甚至终生存在。

临床上我发现很多康复得很好的患者,隔三岔五一定要找我聊聊,听听我对他此刻状态的评价,并不在乎是否开方用药,只是为了一种安全感的需要,或为了抚平心绪。我把这称为“加油站原则”。加油站原则就要求我们定期回访,患者有这种需求,就要给他一些支持,哪怕一个笑容,一次号脉,一次握手,一句“你很好”,都是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有个著名女作家,身患肺癌5年多了,开始时她非常恐惧,一度不想见任何人。经我不断鼓励,包括与我介绍的其他患者交流,逐渐走出阴影。但她每隔3~5个月一定要千里迢迢来见我一次,目的不为其他,就为获取正能量。见面时我从来不主动和她谈癌症问题,每次总是夸奖她:“气色越来越好!”“人越来越有精神!”……她每次都是满意而归,并有了新的康复目标。她患病两年后创作的小说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收视率很高。现在她又瞄准了新的题材,努力投入新的创作之中。

肿瘤康复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加油,输入正能量,这种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很多。

我有个老患者是福建的房地产商,2004年患的晚期肝癌。他病情稍稳定,便一方面用中医药巩固,另一方面周游各地,借旅游陶冶性情,摆脱恐惧。11年间,他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北极、南极都去了。他每次只身一人,带上相机,一路走,一路吃药,一路欣赏感受,一路吸收正能量,一路留影,自摄的照片垒起来有好几米高,他把这看成是自己全新的生活,并每隔三四个月找我换换药方,戏说我这里是加油站、整修车间。就这样,他既陶冶了性情,又不断地从自然吸取能量,康复良好,并真正享受着生活。

广东女患者黄某,临近退休时查出恶性肿瘤,也一度沮丧、恐惧。她自我激励的方法是进入老年大学。老有所学,学会了钢笔画,并迷上了钢笔画写生。2014年年底,她送给我一本她自己复印装订的《钢笔画习作集》,书中汇集了几十幅她的习作。她颇为骄傲地告诉我,她争取画得更好、更多,正正规规地出一本习作集。这是她的成绩,也是她享受生活、促进康复的动力。

其实,人都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加油,输入正能量。对肿瘤患者来说,这尤其有意义。加油的方式、方法很多,不拘一格,只要善于把握利用即可。

“六字”饮食原则远离癌症

调查数据显示,饮食不当在癌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大概占到了35%~45%。癌症康复与复发与否,“吃”是重要因素。因此,管住“口”是防癌、治癌与康复的关键。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癌症?我提出了“六字饮食原则”。一是“粗”,食不宜精,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更有利于健康;二是“淡”,少食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果蔬清淡为宜;三是“杂”,食谱宜杂宜广,各类食物只要没有明确的致癌性或不利于肿瘤康复均宜食用;四是“少”,在杂的基础上,食物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宜有所控制,消化功能差的肿瘤患者还应做到少食多餐;五是“烂”,除新鲜水果外其余食物均应煮熟、煮烂,特别是老年患者;六是“素”,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对肿瘤的防范和康复有益,故总体上饮食应适度偏素。

猜你喜欢
患癌癌症康复
Bringing books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08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不如拥抱癌症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2
做哪些体检能够发现患癌?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6
双胞胎患癌几率会比常人更高
大众健康(2016年2期)2016-05-30 21:45:08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