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秀,蒋维连,朱燕梅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与压力反应的影响
王开秀,蒋维连,朱燕梅
Influence of Williams’s life skills training on perceived stress and stress response of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Wang Kaixiu,Jiang Weilian,Zhu Yanme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angxi 541001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与压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与压力反应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手术室护士进行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3个月后,知觉压力和压力反应评分均比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士采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水平,改善压力反应情况,有效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压力反应
以往研究表明,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较为突出[1-2],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护士来说,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更大[3]。谢丽霞等[4]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责任重、精神极度紧张,时刻担心因工作疏忽而发生差错事故,这些知觉压力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关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较多[5],但预防及干预的方法较少。生活技能是指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恰当的和健康的行为,从而能够使其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需求和挑战的一种能力[6]。为有效降低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水平,改善压力反应情况,我们采用Williams教授创建的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4年10月—12月选取我院手术室护士42名。入选标准:①在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②之前未参加过有组织的生活技能训练;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近期无重大应激事件。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者退出研究:①主动提出放弃;②连续2周缺席培训;③未完成全部调查问卷或问卷无效。研究过程中2人因缺席培训、未完成问卷退出研究。共40人完成研究过程。其中男2人,女38人;年龄:21岁~28岁13人,29岁~34岁12人,35岁~40岁10人,41岁~45岁5人;职称:护士11人,护师17人,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1人;学历:中专4人,专科20人,本科及以上16人;婚姻状况:已婚28人,未婚12人。
1.2干预方法干预前填写一般调查表,研究者指导研究对象填写知觉压力量表与压力反应量表。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0人~12人为一个小组,为尽量减少脱落,每周一、周五18:30~19:00培训相同内容,手术室护士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周参加1次培训,每次约30 min,共8次。每次培训1项或2项核心技能,也可根据干预对象的要求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培训的进度和方法。本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导入阶段(第1周),向手术室护士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需遵守的原则,遵循自愿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一般调查表,研究者指导研究对象填写症状自评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第二阶段:实施干预阶段(第2周~第11周),按照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方案(表1)进行小组团体训练。第三阶段(第12周):研究对象再次填写知觉压力量表与压力反应量表。培训形式包括内容讲解、观看视频、模拟场景训练、小组讨论、家庭作业等。所有培训课程尽可能由同一人实施。
表1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方案
1.3调查方法量表发放时间分别为干预前1 d及干预12周后,由研究者一对一发放量表,说明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当场发放并回收。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评价工具
1.4.1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CPSS由美国学者Cohen于1983年编制,主要测量个体的压力感受。现已有很多语言的版本,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压力测量工具[7]。本研究选用杨廷忠等[8]修订的中文版CPSS,该量表由14个反映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的条目组成,采用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觉察到的压力越大。总分0分~28分为正常范围,29分~42分表示压力较大,43分~56分则表示压力过大。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1.4.2工作压力反应量表该量表由石林[9]参照House和Rizzo的工作压力量表所确定的工作压力评价量表,用于评价工作压力。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3个维度,17个具体条目。5分以下表示没有压力,5分~10分有轻微的压力,11分~20分有中度的压力,21分~25分有重度压力,25分以上压力极为严重。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结果(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与压力
3讨论
3.1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的知觉压力本研究中,干预前手术室护士的知觉压力得分为(32.62±5.37)分,说明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较大。知觉压力是个体认知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并进行评价后的心理反应[10]。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或威胁心理的各种刺激事件都会形成个体的知觉压力,通常会导致护士紧张和失控。经过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后,护士的知觉压力得分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利用正念减压干预能减轻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结果一致[11]。原因可能是:研究人员首先致力于改善手术室护士面对应激事件产生的知觉压力,与其共同分析、讨论,其次通过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中的说、听技能、通情技能、多做正面行为技能学会了怎样向他人表达,怎样倾听他人的讲话,怎样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手术过程中医生比较着急,可能他也是为了手术病人的安全,假如我是手术医生,我也会和他一样着急)。学会了与人交往过程中主动向对方示好,多给对方微笑、鼓励、赞扬等,同事遇到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这些都有利于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减轻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手术室护士的知觉压力。这与陈琼妮等[12]研究结果相似,此研究通过对ICU护士开展生活技能训练,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3.2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手术室护士的压力反应吕文萍[13]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压力反应得分偏高。压力反应与心理健康不良状况呈正相关,即压力反应越大,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越高[14]。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想办法改善护士压力反应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干预12周后,手术室护士压力反应得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手术室护士的压力反应,有效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可能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课程中包含自我觉察、做决定、战胜自己的协同作用有关。其中做决定的核心内容为下面4个问题: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真的重要吗?对于这种局面或事件我所作出的反应恰当吗?这种局面或事件可以向好的方向改变吗?我值得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带来压力的局面吗?通过干预有利于引导个体的注意转向生活事件的积极成分,发现和吸取日常生活事件的积极意义,继而调整认知结构,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同时手术室护士之间增加了沟通,减少护士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4小结
知觉压力与压力反应不仅关系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其工作绩效,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干预,结果表明,生活技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与压力反应。据此认为,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除医院管理及社会环境层面之外,生活技能训练可以从个体角度为降低护士的知觉压力与压力反应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赛梅,蒋维连,戴玉琴,等.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167-168.
[2]谢丽霞,蒋维连.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58-1860.
[3]吴灵英,沈丽娟,徐黛玉.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64-266.
[4]谢丽霞,蒋维连,蒋丽.手术室护士对缓解职业倦怠与行为期望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0B):2700-2702.
[5]蒋维连.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04-506.
[6]Stauder A,Williams VP,Williams RB.Hungarian adaptation of the Williams Life Skills Program:preliminary results among psychosomatic patient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6,60(6):663-668.
[7] Cohen S,Kamarck T,Menrmelstein R.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J].J Health Soc Behav,1983,24(4):385-396.
[8]杨廷忠,黄汉腾.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0-764.
[9]石林.职业压力与应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11.
[10]高绘明,周颖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与知觉压力、应对方式和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070-1073.
[11]张丽华,向莉,邓先锋,等.正念减压干预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B):954-956.
[12]陈琼妮,张展筹,李乐之.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ICU护士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63-565.
[13]吕文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C):45-46.
[14]孙理,夏国琴,洪奕娇.护士心理健康及工作压力的相关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3):1514-1517.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7-12;修回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1.03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B-1374-03
作者简介王开秀,主管护师,研究生,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蒋维连(通讯作者)单位: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朱燕梅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S201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