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英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田宗英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投资意愿及现代化理财观念增强,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理财业务的发展成为我国银行业务拓展的一个重点。自从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了内地第一个外币理财产品后,我国各大银行就开始争相发展银行理财业务。
关键词:个人理财;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
1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
1.1产品发行量与募集资金规模继续扩大。过去的2013年,募集资金规模约达28.6万亿人民币,分别较2012年增长40.3%和29.5%。而且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增加了很多,募集资金规模2013年底也达到28.6万亿人民币,相对于2012年的22万亿人民币增长了29.5%,
图1 我国银行各年发行理财产品数量
资料来源:WIND
1.2非标资产受限,“影子银行”变成“银行的影子”。银监会在2013年3月25日,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件也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模也提出了上限要求,但是其规范的主体主要集中于银行理财资金。因此,商业银行运用自营资金,通过“互买”、“过桥”等方式来隐蔽非标资产规模,来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通过这一操作,银行融出的资金没有被标为“贷款”,而是计入同业资产(买入返售)或应收账款等科目下,实质上实现了由表外理财—“影子银行”向表内资产—“银行的影子”的转变。
1.3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我国现在实行的银行监管标准对银行的每年/每月/每季的存贷比都有严格的标准限制。每到月底,对于部分流动性趋紧的银行,往往在月底发行次月初成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来缓解存款压力。这就导致了银行1个月的理财产品数量增多,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加剧。
2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1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重视程度不高。银行理财的工作人员几乎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会有业务指标。业务指标一方面可以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会给业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有些业务人员,在业务指标的压力下,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他们利用银行客户对理财产品知识的匮乏,盲目地为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没有提醒客户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客户在没有完全了解风险的情况下,为了高收益,极有可能将收益高但是风险也较高的理财产品当安全性高的储蓄产品购买。
2.2高素质理财人员缺乏。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人员大多数是在柜台人员中选拔,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合格的理财师,不仅要求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在市场操作中洞悉到市场的变化,能够针对不同的投资者因人而异地提供理财方面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做出不同的投资计划。
2.3缺乏完整成熟的营销技术支撑来营销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我国银行虽然已经开始尝试建立相关的营销数据库来支撑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工作,但是从现状上看,还没有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支撑平台来指导产品营销工作。很多银行掌握了大量的银行客户资料,也建立了客户管理系统用来配合理财业务人员的营销工作,但是这些工作还出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营销体系。
3解决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3.1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的有效控制
(1)强理财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为里预防理财人员为了业务指标而忽略了投资风险,内部风险的控制要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银行应该加强对理财人员的风险教育,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银行自身对理财风险的认识。银行要建立自身风险管理制度。银行应该在个人理财部门下面设立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两个内部监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独立地风险独立报告,定期召开与此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估。内部调查机制应该在审查理财人员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留下的个人信息记录、合同材料等基础上,重点检查理财人员是否存在错误销售和销售不当的情况。以此来规范理财人员的工作。
3.2储备专业人才,建立理财专业队伍
(1)在外部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能力。银行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理财专业队伍,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个人理财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在短期内,银行可以考虑从外部引进专业的理财人员,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迅速提高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
(2)不断培养银行内部专业理财人员。银行从外部引进专业的理财人员后,并不是说理财队伍的建设已经完成。银行应该利用引进的专业理财团队,不断培养银行内部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3.3建立完整、系统的营销管理系统
(1)建立并完善客户管理系统。首先必须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客户信息综合管理账户。第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管理的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基本资料。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保密机制制度。银行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
(2)细分客户群体,明确市场定位。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多元化的目标客户群体划分标准,同时,划分标准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更好地确定目标客户。划分目标客户后,利用多元化的目标群体划分标准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市场定位。
参考文献:
[1]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3).111.113.
[2]赵晓芳,李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案列分析[M].西安:三环出版社,2012,21.28.
[3]殷剑锋.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2004-2009)[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32.147.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