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军
在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教师都在进行思考和探索,但有一些课堂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以致出现了一些夹生饭,课堂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亮色,反而成为阻碍课改的一个口实。归纳起来有三种问题,即课堂热闹而没有度;学生活泼而没有序;展示预演失之于假。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刻意追求课堂环节的完整,流于形式,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忽略了学科的特点;重群学展示,轻独学指导;缺独学监控,独学变成学生独立做习题……
合作探究的前提是个体自主探究,只有在独学的个体自主探究中发现个人的独见、疑惑,将之作为合作探究的素材,成为个人的提升点,这样才是尊重个性,解放思想。而且,课堂应营造出一种安静思考的氛围,提供品味的环境。
在近一学期的反复摸索、思考、借鉴中,我总结出一套较为适合本班的导学案,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更多同行好的做法以资切磋。
以物理课为例:
一、课前独学
(一)预习教材(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1.看:通读教材。(自评:按所花时间评级ABC)
2.画:用双色笔画重点。(他评:画“关键词”精而全评级ABC)
3.答:回答教材中的“思考”“探究”“想议”中的问题。(组评)
4.做:完成课本实验、习题。(抽评对组进行捆绑)
5.提:提出“疑问”。(评级:未提问评C,提问评B,精彩提问A)
(二)独立完成导学案(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
1.尽可能完成导学案中所有问题。
2.将不会解答的问题用“※”进行标注。
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重点自学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如果有困难就解决一部分任务和内容,不懂得、难解决的做好标记,完成课前自学。
(三)师生共同批改导学案(课前完成)
1.教师先批改A学生的导学案和课本练习,并进行评级。
2.A学生批改组内其他同学的导学案和课本练习,并进行评级。
或教师全批全改评级,视时间而定。
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第一次学情调查,对课堂做预设调整,同时也是对独学的监控。
二、课堂独学环节
1.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导学案。
2.学科组长检查导学案、评价等级ABC(导学案完成与否?得C。字迹工整否?得B。内容丰富否?得A。汇总上报给教师。)教师巡视指导和重点了解。
3.点评小结。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注:导学案是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等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学生在独学环节中的“指南针”,忌习题化。否则会导致学生独学就是对照课本抄答案,学生合作找答案,课堂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学生如果按这种“假导学案”进行独学,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毫无作用。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