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汪伪特务机关的女作家

2016-04-13 06:04:40单世联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王炳南潘汉年王莹

单世联

“左联”女作家关露多才多艺,在写作与翻译方面皆有成就,其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和为电影《马路天使》写的插曲《春天里》,均为一时之选。她还与王莹同台演出并支持王莹竞演赛金花。然而,历史记住关露的,首先还是她的悲怆命运:为抗战工作,打入汪伪特工总部获取情报,胜利后却蒙受汉奸恶名,1955年受潘汉年一案的牵连而被捕,1967年又被关进秦城监狱。她比王莹幸运,毕竟活着走出了监狱;她比王莹更悲惨,因为她始终没有完美的婚姻。

关露1927年到上海读书并从事文艺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左联”。1939年,关露接到叶剑英的密电:“关露同志,速去香港找小廖接受任务。”

关露到香港住下。第二天廖承志和潘汉年一起来到香港饭店,向关露布置了任务,要她回到上海后,到汪伪特务机关做策反工作。找一个重要人物李士群,争取他为我党做工作。关露欣然接受了。潘汉年又嘱咐关露说:“千万要注意,你在那里要多用眼睛和耳朵,少用嘴巴。”又说:“今后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能辩护,要辩护,就糟了。”关露连连点头说:“我不辩护。”

从这时候起,关露在潘汉年的领导下做情报工作,不顾个人安危,忍受朋友们的误解,出生入死,为党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直到1941年年底,这个工作由其他同志接替,她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1942年春天,组织上给关露另一个任务,派她到日本大使馆和海军报道部合办的《女声》月刊当编辑,打算通过女声社社长佐滕俊子的左派朋友,找到日共的地下党员搞敌人的情报工作。(胡绣枫《回忆我的姐姐关露》)

这是一个“毁掉个人名誉”的工作。据柯兴的传记介绍,当时廖承志曾向她保证:“关露同志,将来党会出来为你说话的。”

抗战胜利,举国狂欢,但关露却上了国民政府惩办汉奸名单。在周恩来的建议和王炳南的嘱托下,有关部门把她转移到苏北解放区。但到淮阴第3天,关露就被隔离审查,忧愤之中,她又收到相爱多年,此时正在重庆工作的王炳南的绝情信,终于精神崩溃。后来虽因潘汉年的证明而获自由,但实际上仍被打入另册。周旋于敌人中间的危险已经过去,但当年因误解而来的责骂却依然存在,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组织上的怀疑。“潘汉年案”发生后的1955年6月15日,关露被捕。1957年3月27日,关露出狱,其党籍因李克农的干预而得以恢复,但接着就收到电影局要她退休的通知,此时她还不到50岁。1967年7月1日,关露再次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5月被释放。出狱后,她对党没有丝毫怨言,对当年的秘密也依然守口如瓶。直到1982年3月潘汉年得到平反后,关露才被认定“不存在汉奸问题”。晚年的关露瘫痪在床,孤苦冷寂,生活状况极其糟糕。1982年严冬,关露服安眠药自杀。

关露坎坷的一生中包含着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1937年“八一三”事件后,关露偶然认识了地下党员王炳南。1938年初第二次见面告别时,关露把自己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送给王炳南,偶然触摸到了他冰冷的手,情不自禁地说:“怎么这么凉?冻的吧?还不快把手放到兜里暖和暖和。”这旬普通的关怀话,令王炳南在凛冽的寒风中怦然心动。不久收到王炳南的来信,信里还夹着他的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此后鸿雁传书,但双方都没有点破,这不仅因为王炳南已有妻子,也因为在民族解放战争的血雨腥风中,他们都承担着重要使命,王炳南随周恩来从事统战工作,关露留在上海执行秘密任务。直到抗战胜利后,两人才在信中商定,时机一到就解决婚姻问题。

1946年,王炳南随周恩来到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此时,王炳南已与其德籍妻子王安娜离异,他决定到苏北找关露商定终身大事,行前向周恩来汇报了他和关露之间的关系以及到苏北的计划。几天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以劝慰的口吻对他说:“炳南同志,关露同志是个好同志。但是由于她这一段特殊经历,在社会上已经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不少人以为她是‘文化汉奸……炳南同志,你长期以来从事党的外事工作,如果你们两人结合,恐怕会给社会上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对我们开展工作并不利……”在党的声誉与个人感情之间,王炳南没有其他选择。1949年3月,关露去看望12年没有见面的王炳南,表达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执着,而王炳南则三次重复:忘掉过去吧。

关露的故事是令人伤怀的。王炳南在悼念关露座谈会上说:“我认为,让一个已经驰名的左翼作家去当‘文化汉奸,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是不妥当的。”1996年12月,胡绣枫对来访的关露传记的作者柯兴说:“我不该把我姐姐认识李士群的事情告诉潘汉年!到76号李士群那里,本应我去,结果却让我姐姐代我去了。我姐姐后来受潘汉年案牵连,两次入狱,十年坐牢,皆因我这句话引起。去76号和后来受牵连遭罪的也都应该是我,可都让我姐姐代替了!我这一辈子都觉得对不起我姐姐!”

(摘自《同舟共进》)

猜你喜欢
王炳南潘汉年王莹
王炳南:“西安事变”中的特别联络员
读报参考(2024年18期)2024-06-24 01:25:47
巧用比较策略,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王莹作品赏析
艺术品鉴(2021年12期)2021-05-25 16:31:36
王莹作品赏析
艺术品鉴(2021年8期)2021-02-26 02:49:34
莱俪青年艺术奖获奖者 王莹:《租赁一平方米》的力量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26
关露:千古情人独我痴
关露:千古情人独我痴
东方女性(2014年9期)2014-09-15 21:27:43
关露:千古情人独我痴
人民周刊(2014年12期)2014-09-10 07:22:44
潘汉年含冤洣江揭秘
人民周刊(2012年3期)2012-01-10 08:21:50
作为当年的审判人员,我们有一种负罪感
方圆(2011年1期)2011-01-12 09: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