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近年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国家大力鼓励发展信用担保体系,担保机构担保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重要途径。在国家鼓励担保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地积极探索与规范发展,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但是在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担保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经营面临困难,部分担保行业遭遇生存危机。
一是担保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与银行的合作较难。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只享受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或少承担义务;在保证方式选择上,协作银行则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处于被动地位。担保公司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运营思路、经营手法、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在摸索前进。
二是担保业务收益低,弥补损失能力弱,担保与需求矛盾突出。按现行的规定,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用,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年息5.35%,放大倍数5倍计算,担保公司每年的担保收入仅有资本金的12.18%,注册资金5000万的担保公司每年保费收入仅有609万,再扣除掉运营成本、税费等开支,也就所剩无几了。
三是业务品种单一,担保需求开发不足。以盐城市为例,约90%以上的担保业务属于融资性流动资金借款担保,至于买卖履约、投资履约、工程履约、企业财产诉讼保全、商业票据贴现、汇票承兑、下岗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等业务则很少涉及。
四是经营环境不够优化。由于信用担保行业界定模糊,缺乏统一的法规约束和监督管理,单靠投资行业商会等进行行业自律不能实现有效的行业监管。缺乏向担保公司开放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政策。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仅向金融系统内部开放,承担了合作银行全部风险的担保公司不能共享这一资源。(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盐城市中心支局)
金融博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