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强
关于中职学生成就感的培养探讨
袁强
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生成了最缺乏成就感、最缺少学习信心的学生群体。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成就感加以培养,会对中职学生的成才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中职学校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为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曾对学生进行过一个调查,问题只有一个——“你选择这个学校和专业的动机是什么?”。答案并不出人意料,选择“出于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的占7.9%,选择“出于对专业的热爱”的占10.2%,选择“出于家长要求”的占42.2%,“出于好就业,职业受人尊敬”的占30.5%,由此看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对专业的认同感差,这是一个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十五、六岁的学生,他们的生命还未完全定型,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长成的时期,除了在思想上加强人生观教育之外,专业思想的教育,成就感的教育都是使他们明确学习动机的途径,只有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问题,才谈得上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做过一个实验,把二十个学生分成两个组去社会实践(募捐),一组告诉他们募捐是为了救助一个白血病儿童,另一组不告诉他们募捐的目的,只是以社会实践的名义,但解决他们的交通费。结果,第一组募捐很成功,他们通过折千纸鹤的方法,坚持了很久募捐金额超过了3万元;第二组效果很差,坚持了三天就没去了。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要去做一件事,靠的是两个理由。一是喜欢,二是做成之后的成就感。喜欢是原始动力,成就感能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成就感是缺乏的,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高中生考上大学的成就感的指引,所以,中职学生更需要重塑成就感,这一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生成就感的培养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课题,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流失率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学校就是一个例证。在成就感的培养中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思想教育先行,思想问题不解决,成就感的培养无从谈起;二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方法。
1、注意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好奇心
中职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如果一个中职生进校后连自己所学的专业都不熟悉、不了解,很难学好。
好奇心是学生选择专业之后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好奇心的引导。如在“表面活性物质”的教学中,老师就主动提出寻找“既不沾水,又不沾油”的物质的活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并做对比试验,又在网上查寻,通过查找,不仅使他们完全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对学习的帮助很大。
2、多赞扬,及时表扬,肯定成绩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表扬激励作用很重要。老师应对学生学习的“成就”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积极争取家庭的、同学的等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做好评价工作。
3、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让学习具有挑战性
学生成就感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的方法就象电子游戏一样,过了一关还有一关,先易后难,不断深入,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因此,教学上,教师如果也能通过课程设计,通过多媒体,把相关知识作一个适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帮助的。
4、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机会,实现成就感的迁移
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能使学生感兴趣,都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所以,在培养成就感的设计中,可以创设多种条件,开辟多种途径,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成就”的机会,实现成就感的迁移。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使之与学习发生联系,把这种活动的“成就感”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培养成就感,这是解决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一把钥匙。
(作者单位: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