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

2016-04-06 03:34:50雷钦林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针剂耳病致病性

雷钦林

(江油市大堰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170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

雷钦林

(江油市大堰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170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也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所引起的,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死胎和仔猪呼吸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传染病,具有高接触性、高死亡率的特点。本文结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对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养殖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生猪产品交易不断推进,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防疫措施,一些高致病性的疾病时有发生,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与猪肉市场价格的稳定。因此,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是当前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流行特点

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中,由于氨基酸的缺失与插入,毒性相对较强,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猪蓝耳病的复杂程度和防控难度。不仅如此,该病毒对于体液免疫也存在着相当的抵抗力。现阶段,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没有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用的弱毒疫苗容易出现较强的返祖毒性,因此即使在以疫苗进行防疫后,仍然可能出现疫情爆发的情况。同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身上都可能发生,流行性较强,对于常规药物有着极强的免疫效果,疫情一旦爆发,将很难有效控制。通常来讲,在妊娠母猪和一月龄的仔猪身上最容易干扰,经呼吸道、空气和接触传播,多发于夏秋季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高发病率、高流产率和高死亡率[1]。

2 实例分析

2.1 疫情爆发

2014年8月,某集体养猪场中出现了猪群陆续发病的情况,表现为高热不退、皮肤潮红、口吐白沫、便秘拉稀等。以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显著效果。经调查分析,该养猪场于2013年10月曾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结合诊治经验和检查,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共发病43头,死亡40头,死亡率超过93%。

2.2 临床症状

该病状的潜伏期一般在3d左右,发病时表现为高热不退、皮肤潮红、口吐白沫、便秘拉稀,其腹部皮下部位呈淡蓝色。后期表现为被毛竖立、极度消瘦,母猪少奶或者无奶,腹部、耳朵等部位存在发绀症状;仔猪出生时或者出生数天后死亡,临床症状为肌肉震颤、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部分病猪还存在后躯无力、呼吸急促、眼睑水肿等特征。

2.3 病理变化

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血清学诊断为濒死病3头;对病猪进行剖检,发现其呼吸系统存在有间质性肺炎,而且伴有局部塌陷、出血等症状,整个肺部表面呈红色与红白交织;在心包腔内,存在淡黄色液体,纵膈肿大同时伴有出血症状;胃肠粘膜存在卡他性炎症,同时存在弥漫性出血[2]。

2.4 疫情诊断

在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后,发现其症状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类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室检验。切除病猪部分脏器组织,放在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4h,同时以梯度酒精脱水,以石蜡包埋,冷冻后制成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发现肺脏病边为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存在肿大、增生等症状,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在细支气管周围被侵润。最终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3 防治措施

3.1 隔离消毒

对病猪进行彻底隔离,同时每天使用0.2%的过氧乙酸,对猪圈进行全面消毒,第一次消毒为上午9点,第二次消毒为下午17点,连续消毒3d。也可以使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与0.5%的消毒灵交替消毒。

3.2 饲料调配

应该在猪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以及氟甲砜霉素等,在饮水中掺加多维葡萄糖或者黄芪多糖,添加量为1:1000。

3.3 疫苗接种

在母猪产前,应该使用免疫疫苗进行接种免疫,剂量为4.0ml/头;公猪的接种剂量与此相同;3周左右的仔猪同样应该进行疫苗接种,剂量为2.0ml/头,一个月后,应该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3.4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可以以药物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病情较轻:可以注射相应的针剂,以3d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针剂主要成分为0.1mg/kg的复方三氮咪、4IU/kg链霉素、10IU/kg苄星青霉素和抗病毒Ⅱ号,其中的黄芪多糖含量为20mg/ml。

(2)呼吸困难:同样以注射针剂为主要治疗措施,以3d为一个疗程,针剂主要成分为10IU/kg苄星青霉素、10IU/kg卡那霉素以及黄芪多糖含量为20mg/ml的抗病毒Ⅱ号。

(3)拉稀与喘气:可以注射混合药物进行治疗,以3d为一个疗程,针剂主要成分为10IU/kg卡那霉素、剂量5ml、浓度10mg/ ml的复方恩诺沙星和抗病毒Ⅱ号,抗病毒Ⅱ号中黄芪多糖剂量为20ml,浓度为20mg/ml。

(4)反复发作:如果病猪在经上述治疗后,病情仍然反复发作,甚至存在加剧的情况,则应该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滴挂10ml肌苷、20ml黄芪多糖、20ml板蓝根、8mlVB2/2g辅酶A,以200ml50%的高渗葡萄糖混合,每天一次,7d为一疗程[3]。

4 结语

总之,在进行生猪养殖时,应该尽可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做好常见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注重猪圈的清洁。当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对疫情进行控制,避免其反复发作,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诊断与综合防制[J].畜禽业,2008,(1):30-31.

[2]林镇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4,31(8):170,162.

[3]江大春,程新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8):186-187.

猜你喜欢
针剂耳病致病性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单针剂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12月龄接种加强剂量疫苗后的免疫原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2011年至2012年医院抗肿瘤药物针剂用药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