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2016-04-06 03:34:50白海燕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姚县养猪业养猪

白海燕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姚 675400)

大姚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白海燕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姚 67540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变化,农村集约化养猪和农村分散养殖是我县养猪业发展中两种并存的形式。它对保障肉食品供给和肉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大姚县养猪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养猪业;现状;战略与政策

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大姚县是云南省重要的一个养猪基地县。我县的养猪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占居重要位置。

猪肉是我县除回族外25个民族主要的肉食来源,占日常肉类消费的60%以上。但是产业的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市场价格波动,成本持续上涨,疾病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等养猪生产中的不利因素,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1 生猪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肉是我县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正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据大姚县统计局统计,2015年大姚县上报的规模养殖户1263户,其中规模养猪373户,占总规模户的29.5%。

目前,就全县而言,我县生猪存栏和出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存栏和出栏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2015年6月以来,集约化养猪户和季节性养猪的户数有所增加;山区出现年出栏大于50~100头的小规模养殖农户快速增。坝区出现年出栏150~200头和350~550头的生猪饲养户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农户分散养殖户数大幅度下降。在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县的养猪业正逐步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的势头,越是规模化饲养的地区其产业化发展速度也越快,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养猪协会发展迅速,以区域化养殖和养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猪的产业化体系成效显著。

2 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养猪是我县的传统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虽然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比较效益的增加,一些规模化高的猪场引进了先进的养猪设备和大部分生猪是以农户散养为主。我县十分重视生猪的生产,我县养猪业在品种、饲料、疫病控制与净化、生产工艺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养殖户对养殖技术的运用已超过专业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生猪生产的发展历程并不顺利,就目前生猪整个产业发展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饲料原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

目前,我县蛋白饲料资源匮乏、玉米、麦麸等能量饲料和石油、运输成本价格等的上涨影响,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使生猪行业各环节的养殖成本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2.2 养猪扩群资金投入缺口大,贷款难,利息高

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依赖于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养殖户自有积累资金有限,需要向银行贷款。但是生猪养殖业贷款渠道较少,贷款实际操作困难大,门槛高,利率高,直接影响养猪扩大再生产。

2.3 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层养殖技术薄弱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投入少,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文化素质不够高。养殖业整体生产水平低,主要表现为规模养殖比例小、散养户仍占相当比重,散养户、小规模养殖场(户)缺少技术员,欠缺养猪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技术支持。

2.4 生产水平低

不单是育肥指标,母猪的生产性能(母猪利用率、产仔数、哺乳率)也低于发达国家,养猪技术落后,设施条件差,除发达地区和后来兴建的一些猪场设施较好以外,很多猪场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无法提供现代猪所需的良好环境发挥其生长潜能。

2.5 猪疫病预防与预报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快速诊断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和根除计划,疫病已经成为影响养猪产业顺利发展的障碍。随着规模养猪的发展和大量的引入新品种,猪病呈现“旧病未去,新病重现”,我县猪病日益复杂,传统疫病非典型化、新的遗传病、非典型、亚临床病症增多、多病原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致使猪越来越难养、让规模养猪户效益下降或绝收。因此猪疫病已成为困扰养猪生产发展、影响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本障碍,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6 环境保护政策对养猪业发展的压力持续增加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养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人类、其它生物以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愈来愈突出,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由于养殖数量增多、粪污处理相对滞后,农村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粪尿处理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对养殖业发展非常不利。

2.7 猪肉及其制品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人畜共患疾病、兽药残留及违禁品添加等。猪肉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与国际差距甚远,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差距更大。

虽然目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呈现出与发达国家相似或相同的特点与趋势,但是,我县生猪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毕竟较短,生猪产业配置土地、资本、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等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功能不健全,严重制约着我县的养猪业发展。

3 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为适应未来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深化发展、土地、耕地和水等资源日益短缺、县内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加大的态势,新世纪我县养猪业将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养猪生产将以适度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为主体,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是提高养猪业整体生产水平和效益的关键。下面将从育种、营养、猪肉安全生产等方面探讨我县新世纪养猪业的发展。

3.1 智能猪业

在养殖新技术上趋向于“智能猪业”,通过智能感知、自动控制、监控预警等技术,提升养殖生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与投入品消耗,可以极大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3.2 育种技术

优良品种是取得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安全优质动物食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良种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销售价格高等诸多优点,因此,应该以育种手段创新为核心,切实解决良种供应问题。

3.3 防控疫病

养猪户应改变“重治轻防”的思想,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从养猪场选址、猪舍设计、程序化防疫、科学饲料配方等基础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的发生,同时以种猪疫病净化为重点,源头管理,彻底阻断疫病的传播途径。而一旦发生疫病,要做到及时隔离、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官方的或民间的建立猪病的诊断、治疗等专门的经济实体开办、运行。

3.4 环境保护

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我县必须重视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特定的自然条件出发,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对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养殖业粪便处理等方面都做到合理配制和循环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实施畜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治理,确保养猪业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质量安全

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对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检疫。

3.6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成为大众话题,基本的动物福利措施有助于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更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提高家畜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动物福利措施有助于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近年来,西方国家以动物福利保护设立贸易壁垒,限制非动物福利产品进入本县市场,因此,实施动物福利对动物、人类健康和产品出口都有好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县养猪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优质、高效、安全的我县养猪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更多的成果。

[1]文雅芹.云南省养猪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展望[J].今日养猪业,2005,(1):15-17.

猜你喜欢
大姚县养猪业养猪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6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2020年养猪业盘点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12-06 14:48:12
养猪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大姚县总工会: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时代风采(2019年7期)2019-12-14 20:46:02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0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大姚县总工会: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时代风采(2016年21期)2016-12-22 20:11:34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3:02
大姚县总工会:开展救助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时代风采(2015年16期)2015-09-09 20: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