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萍
鸡球虫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陶新萍
(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畜牧兽医站,山东潍坊 262411)
在众多家禽疾病中,鸡球虫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鸡球虫病多发于雏鸡,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该病不但影响着鸡群健康生长,还对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制约作用。本文将探讨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并总结防治措施,希望能对鸡养殖户产生理论指导作用。
鸡球虫病;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家禽养殖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养鸡业的蓬勃兴起致使鸡球虫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鸡球虫病属于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鸡球虫病降低了鸡群免疫力,阻碍着鸡群的健康生长,也增加了鸡群患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鸡球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鸡球虫病常于雨季多发,总发病率在70%左右,多见于15~50d的雏鸡。雏鸡误食用球虫孢子化卵囊之后便会感染鸡球虫病,鸡球虫病多因消化道感染而发病,从疾病的传染媒介看,主要包括尘埃、饮水以及饲料。鸡球虫病主要是因为鸡肠管上皮细胞寄生艾美尔属球虫引起。鸡球虫病的发病诱因相对较多,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鸡群饲养密度大、鸡舍空气质量差、鸡舍潮湿、鸡群维生素A及维生素K缺乏等。除此之外,鸡球虫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两种疾病能够相互促进。
2.1急性型病变症状
不食或喜饮,缩脖闭目,精神萎靡,嗜睡,冠髯苍白,毛发松散、杂乱,便血下痢,肛周羽毛黏连。疾病晚期可见双脚外翻、痉挛,昏迷不醒。急性病变鸡经5~10d的治疗后,若症状无改善,多会不愈身亡。
2.2慢性型病变症状
慢性型鸡球虫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病鸡多进食较少,生长速度慢,形体相对消瘦,不喜运动,偶尔可见间歇性下痢。一般情况下,急性鸡球虫病若治疗效果不佳,便会转为慢性病变。
鸡球虫病的病理变化多集中在肠管,鸡群感染的球虫不同,其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也不同。若为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感染,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中段,具体表现为肠壁松弛增厚,肠管扩张,病情严重者可在肠管见坏死灶,肠腔可见凝血块,浆膜呈淡红色;若为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的病变部位主要为盲肠,与正常鸡相比,病变鸡的盲肠可肿大3~5倍肠粘膜呈暗红色或棕红色,解剖盲肠可见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或凝血块;若为布氏艾美尔球虫感染,小肠后段及盲肠部位均会出现病变,可见黏膜出血,上皮细胞脱落以及灰白色斑点;若为堆型艾美尔球虫感染,病变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一般可见十二指肠肿大,肠粘膜出血,浆膜有白斑。以上几种球虫对鸡的危害较大,若为其他球虫感染,鸡群的病变程度较轻,预后多良好。
4.1做好鸡舍的卫生管理工作
鸡群养殖者应做好鸡舍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鸡舍地面清洁、干燥,定时打扫鸡笼,定期消毒,保证鸡舍以及鸡的活动场所阳光充足。此外,还应分群饲养成鸡和雏鸡,及时清理鸡粪,并对其进行发酵处理。球虫卵囊的成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为降低球虫病发生风险,养殖户应注意控制好鸡舍温度和湿度。
4.2合理喂养
养殖户应为鸡群提供卫生、新鲜、营养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以增强鸡群抵抗力。与此同时,还应定期用开水冲洗鸡槽以及鸡的饮水用具,防止饲料或水受虫卵污染。部分养殖户为了防治球虫病,往往在鸡饲料中长期应用抗球虫药物,这会致使药物在禽肉或鸡蛋中残留,不利于人群健康,养殖户应尽量控制好用药浓度以及用药时间。
4.3疫苗预防
药物防治鸡球虫病,可导致药物残留问题,还会出现耐药性,近年来,养殖户越来越偏向于选择疫苗防治的方法预防鸡球虫病。从现状看,鸡球虫病的疫苗预防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喷料法、喷雾法、饮水法以及滴口法,其中以滴口法效果最佳(可实现100%免疫),因此建议广泛应用。
4.4其他预防方法
养殖户应从安全可靠的禽场引进种蛋或雏鸡,遇到病雏鸡之后应严格淘汰。此外,发生鸡球虫病之后,要将进行康复治疗的鸡群与健康鸡群分开饲养。
我国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较多,主要包括氯羟吡啶、地克珠利、磺胺类、尼卡巴嗪。氯羟吡啶是治疗鸡球虫病的常用药物,它能抑制球虫发育,缓解病鸡症状;地克珠利毒性低,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好,应用较广泛,用其治疗时,一般控制药物浓度为25mg/kg,1 日1次,坚持治疗2~3d;磺胺类药物的抗球虫作用广谱(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用量为0.03%拌料,坚持治疗5~7d),但容易导致鸡毛脱色,且易产生耐药性,用药时应注意控制疗程;尼卡巴嗪治疗效果好,抗菌作用广谱,且抗药性慢,但容易导致家禽厌食。
除以上药物外,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也较好;从中药角度看,可为鸡群选择五草汤、驱球净、青蒿,以上药物含有生物碱,能够抑制虫体生长,此外,以上药物还具备止血、解毒、消炎的功效,能较好地改善鸡群病状。
鸡球虫病对鸡群健康的危害较大,患病鸡群康复后多生长缓慢,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鸡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鸡球虫病的发生、发展与外界环境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饲养管理不当、鸡舍卫生条件差、鸡舍空气湿度大均是导致鸡球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作为鸡养殖户,应控制好鸡群饲养密度,及时清除鸡粪,保证鸡舍干燥、卫生,并做好鸡群的卫生防疫工作。
[1] 鞠春山,殷正军.鸡球虫病发生与防治措施[J]. 家禽科学,2013,(1):32-34.
[2] 王树.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90-91.
[3] 戴志敏,何祥均.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2,(8):72-73.
[4] 卡马力汗·叶斯木.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