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献礼(特级教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页。
一、激活经验,多元表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负数”(板书课题),听说过负数吗?会不会写?请在本子上任意写出一个负数。
(教师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1、-2、-5、-100)
师:谁会读?
生:减 1、减 2……
生:不对,应该读负1、负2……
师:这个读法是对的!负数里面的这个符号跟“减号”长的一样,但不读成“减”,它是“负号”,应该读成“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负一、负二、负五、负一百。
师:想一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些负数?能举个例子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坐电梯的时候,地下一层用-1表示。
生:天气预报,零下5度用-5度表示。
生:卖东西,赔了100元,用-100表示。
……
师:看来,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真的很广泛!那么负数表示什么意义呢?我们就以-2做例子,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的意义,画图、列算式、写文字都可以。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然后全班交流,集体反馈)
生:1-3=-2。
生(画了一个电梯图):地下二层是-2。
生(画了一个温度计):零下2度是-2。
生:卖东西,亏了2元是-2。
……
【思考:负数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因此,学生对负数的读、写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只不过会有部分学生把负号读成“减”,对负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也仅有一些朦胧意识。通过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见到的负数,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沉睡”的关于负数的经验。接着,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心目中的“-2”,这样就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外显化,便于教师据此施教,也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素材。由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差异,他们对于“-2”的表征方式必定也是多元的,一般为“小数减大数的算式”、“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电梯示意图中的地下二层”等等。分析、解释这些表征的过程,就是认识负数并加深理解的过程,有益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理解意义,建立概念
1.温度计上的正负数。
师:我们就以温度计为例子来研究一下。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温度计放大。
师:观察一下温度计上有两个2℃,如何区分?
生:一个是零上2℃,一个是零下2℃。
师:生活中经常用“零上”和“零下”来区分温度,还有别的区分方法吗?
生:0上2格的是2℃,0下2格的是-2℃。
师:0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0有分界的作用,高于0℃是零上温度,低于0℃是零下温度。
师:现在明白为什么用-2℃表示零下2℃了吧?
生:为了跟零上2℃区分开。
师:因为有两个2℃,是零下还是零上要区分开来。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那零下温度就要用负数来表示了。
(板书:零下2℃用-2℃表示,零上2℃用2℃表示)
(让学生读一读,再次逐一出示学生对“-2”的表征,让学生完整表述它的含义)
(板书:地上2层记作2层,地下2层记作-2层;赚2元记作2元,亏2元记作-2元)
【思考:通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上零上2度和零下2度写着的都是2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2度来表示零下2度”,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接着,通过“零上2度记作2度,零下2度记作-2度;地上2层记作2层,地下2层记作-2层……”等几组相反意义的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负数不会单一表示,而是会与正数一起形成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初步体会到正负数的规定性。】
2.理解相反意义的量。
师:观察上面用2和-2表示出来的这些信息,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每一组的意思都是相反的,比如“地上2层与地下2层”、“赚和亏”。
生:就好像语文当中的反义词一样。
师:零上和零下、地上和地下……每组的意义都相反,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2和-2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师:除了2和-2,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表示另外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吗?
生:往左走10米记作10米,往右走10米记作-10米。
(板书:左、右 10、-10)
生:顺时针转6圈记作6圈,逆时针转6圈记作-6圈。
(板书:顺、逆 6、-6)
……
师:这些负数的表示都十分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下面的数能理解吗?
[出示:存折上的支出、收入数据(课本第3页)]
生:2000表示存入 2000元,-500表示支出500元。
生:-132表示支出 132元,500表示存入500元。
师:存入和支出也是一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存入为正,支出为负。
师:像以前学过的很多数都是正数。+500,读作正五百,2000也可以写成+2000,读作正二千,省去正号和加上正号都是正数。正号可以省略,那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生:去掉负号就变成正数了,就不能区分相反意义的量了。
师:回想一下,以前学习中,当测量结果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我们就去认识了分数和小数。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录温度时有零上有零下;在计算生活收入开支时,有时要记收入多少,有时要记支出多少。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用正负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思考:通过让学生举例、解释等方式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进行拓展、归纳,进一步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接着,通过能否省去数前面的“+”和“-”的讨论以及联系前面学过的分数、小数的产生过程,再一次加深对负数产生必要性的理解。】
三、应用练习,深化理解
1.(1)乐乐长大了,今年的体重比去年增加了3.5千克记作(+3.5)千克;妈妈减肥成功,体重比上月减轻了3.5千克记作( )千克。
(2)向东走10米记作( )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米。
生:体重增加3.5千克记作+3.5千克,体重减轻3.5千克,记作-3.5千克。
生: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14米。
生:还可以这样,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14米。
师:可以这样吗?有两种答案?
生:两种都对。因为规定了正数,与它相反的可以用负数来表示。
师:只要规定合理,两种都是可以的。看来规定哪个为正数是非常重要的。
2.小华身高可以表示为-2厘米。
师:你觉得可能吗?
生:不可能,因为人的身高不可能是负数的。
生:有可能,如果找一个比小华高2厘米的人为标准,那么小华身高可表示为-2厘米。
师:据统计,全国12周岁儿童身高的正常范围为140~160厘米。
生:小华158厘米,如果以160厘米为标准,记作0,小华可表示为-2厘米。
师:如果以最低的140厘米为标准呢?
生:小华可表示为+18厘米。
师:同样一个小华,怎么一会儿用正数表示,一会儿用负数表示,你又有什么想法?
生:以谁为“0”非常重要!
师:好一个变化多端的“0”!看来确定标准是关键。标准变化,就会引起正、负的变化。
3.北京连续5天的最低气温统计表。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最低气温/℃ -4 -2 -6 -1 2
师:温度计把水结冰的温度规定为0度,以0为界,0上为正,0下为负(课件动态演示:温度计横过来,逐步抽象成直线)请把表中这些数表示在这样的直线上。
(展示学生代表性作品)
第一种:
第二种: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二个,因为第一个没有写0,不是很清楚。
师:为什么写了0就清楚了呢?
生:因为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有了分界点就清楚了。
(课件演示:先在直线上写0)
师:2写哪里呢?
生:往0的右边数2格。
师:为什么是往右边数2格?
生:因为越往右越大。
师:为了研究方便,数学上通常把0的右边规定为正,用箭头做个记号(课件演示:添加表示正方向的箭头),这样带有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板书:数轴)
师:-2在哪里呢?
生:从0往左数2格就是-2。
师:-4呢?
生:从0往左数4格就是-4。
师:这是-4,那表示相反意义的+4该在哪里呢?
生:在0的右边数4格。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一直都是正整数、负整数,能在数轴上表示正负分数、正负小数吗?+1.5在哪里?
生:从0往右数1格半的位置。(课件显示:在数轴上标出+1.5)
师:那表示和它相反意义的-1.5在哪儿呢?
生:从0往左数1格半的位置。(课件显示:在数轴上标出-1.5)
师:仔细观察这个数轴上的正负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感觉这样一对一对的正、负数,都是对称的。
师:(课件一对一对演示)确实是对称的。这样一对数中,总是一个为正,另一个就为负。有个数却很孤单。
生:0
师:这说明什么?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一对正负数离0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而且正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离0就越远。
师:刚才有同学写出了1-3=-2,现在你能借助这个数轴来解释一下它为什么等于-2吗?
生:减去3就要往左数3格,从1开始往左数3格正好是-2,所以得数是-2。
师:讲得真好!这是我们以后初中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思考:通过把温度计横放、抽象成直线,引导学生脱离具体的情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直观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类推,探讨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以完善学生对数概念的建构。最后根据数轴来解释1-3=-2的意义,把课延续到了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