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兵 孙 明 朱天社 李坤明 赵美超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10043
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探讨
赵建兵 孙 明 朱天社 李坤明 赵美超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10043
【文章摘要】
本文分析了市场中较为常见的S—100标准化接口、RS—232串行标准化接口总线、IEEE—488标准接口总线和VXI接口总线等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以期为推动电子测试系统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子测试系统;接口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多,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测试系统作为使用广泛的信息化电子产品,以其稳定全面的功能和简洁的结构而深受人们青睐。在电子测试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接口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电子测试系统迎来了持续发展的良机。
S—100标准化接口是由100条的信号线与电源线共同组成,其中75条线脚名称和功能有明确的规定,9条线脚有名称但是没有规定其功能,16条线脚的名称与功能都没有进行规定,可以由用户自行定义。
S—100标准化接口主要适用在微处理的电子测评系统中,其设计的最初目的是配合8080型的CPU,但是其系能稳定良好,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微处理器上。S—100线缆在工业史上的使用价值非常高,美国电气工程总协会早就使用S—100标准化接口,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RS—232串行标准化接口时电气与电子总协会推荐使用的标准接口,主要使用在串行连接的CRT终端机和调制解调器上,总线信道的长度在15m内。RS—232标准化接口的优点是传播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比较高,传输的长度比较远,信号线的结果简单和传输线缆使用量较少,其不足之处为传播信号时的速度比较慢。
虽然232C缆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其不是设备的主线,无法识别连接的仪器,所以RS—232标准化接口不能用在仪器系统组成上。由于232C标准化接口传输信号时的性能较好,适用于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因此,RS—232标准化接口多用来作为电话和网络调制调解器进行信息传递的总线,其信号最远可以传播200m。
一般电子测试装备都有RS—232C标准化接口,其25个线脚的名称和使用途径也均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且这些线脚在设备中有着统一标准,可以用于连接不同的微型设备,但是只适用两个微型设备进行单项或者双向,以及同步或者异步间的各种信息交换。
IEEE—488标准化接口前身也是IEEE规定的标准化接口,但是由于其传输速度≤1Mb/s,传输信道的总长度≤20m,并且接口最多连接的及其数量≤15台,所以其发展前景一般。在此基础上,美国HP公司研制出了IEEE—488标准化接口,不仅提高了信息数据传输的速度,而且改善了接口的各项性能,有效解决了接口和微型机间互联互通问题。
IEEE—488标准化接口共有16条用于信息传播的线路,8条线路用于双向的信息传播与总信息命令,8条线路用于信息同步或者异步的交换,以及对交换的信息进行缓冲。IEEE—488标准化接口的研制成功,使得电子测试系统接口的标准化进程大大加快,并且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在互联互用时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兼容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在未来数据信息传输的市场上,IEEE—488标准化接口的使用仍然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据传输市场走向。
VXI接口总线研发的目的时将仪器线缆与微型机中的系统总线相互融合,减少其冗余度,使VME的总线性能可以更进一步。VME总线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时速度比加快,多用于性能比较好和显示仪器上,并且VME总线可以提供触发、中断和挂钩等各项功能需要的硬件支持,如背板结构等。
VXI总线的传输速度比较快且精度较高,与GPIB总线的性能一样可以使用在标准化的远程控制设备上,为其实现系统内信息交换、操作命令和控制命令等提供高度统一的交换环境,确保这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快速可靠。同时,VXI接口总线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其兼容性和标准化的设定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兼容性与标准化相对较为充足,并且已经研发出可以与其它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模板,保证不同系统之间能进行高效、稳定、安全的连接,从而在系统、设置和语言等各项基本配置方面可以实现同步。
总之,随着电子产品种类与数量的逐渐增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已经与其密不可分,这为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介绍了S—100标准化接口、RS—232串行标准化接口总线、IEEE—488标准接口总线和VXI接口总线等市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化接口,其在信息数据传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性能已经得到充分证实,例如VXI接口总线的兼容性最佳,而IEEE—488标准接口总线有着最好的发展潜力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这四种接口技术对数据传输市场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凌.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的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156.
[2]黄理瑞,朱金明.电子测试系统中接口技术研究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7:112.
[3]刘小海.新发展环境下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的发展[J].电子测试,2013,(22):273—274.
[4]王进峰.对电子测试系统接口技术的探讨.电子制作;2014-02-15
[5]冷鹏.变异DDOS攻击方式的攻击防范探析.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