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铁”要求“铁肩膀”

2016-03-28 15:13:15常卫国
共产党员·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铁的纪律崇高小康社会

常卫国

做“四铁”党员干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一个时期多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今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时又一次强调,要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四铁”成为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词”。

“四铁”要求既体现出我们党优良的历史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现实针对性十分强、十分准、十分抓住要害。面对当前干部队伍状况,我们确实看到有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纪律松懈、担当不足。当前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是,有些干部身居公务岗位而不作为。这种“为官不为”现象,必须尽早消除,否则,那些党员干部就难以担当起岗位责任,难以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什么叫担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敢于担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干部明确提出的一条新要求。这一要求十分重要,历史使命、现实需要、时代呼唤,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有“铁一般担当”。

有“铁一般担当”源于有“铁一般信仰”。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崇高信仰是敢于担当的思想源泉,敢于担当是崇高信仰的试金石。无信仰,则无担当,因为无所担当,无须担当。因此,能否敢于担当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确立崇高信仰。只有确立“铁一般信仰”,才会有“铁一般担当”。

有“铁一般担当”基于有“铁一般信念”。信仰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信仰是追求的目标,信念是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动力。担当体现信念,体现追求信仰的意志和动力。在今天,我们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信仰必须落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为此而不懈奋斗。这是我们的坚定信念。如果这一信念动摇,所谓担当则荡然无存。只有确立“铁一般信念”,才会有“铁一般担当”。

有“铁一般担当”立于有“铁一般纪律”。众所周知,党的纪律是规定党员干部行为的硬性规范,同时,党的纪律是高度自觉的纪律。出自内心信仰和信念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纪律就应是“自律”。如果每个党员干部自觉遵守“铁一般纪律”,就必然有“铁一般担当”。

“铁一般担当”,是“四铁”的落脚点,是铁的信仰、铁的信念、铁的纪律的综合性检验。有信仰、有信念、有纪律,就能敢于担当,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为信仰、为信念、为纪律,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两年前的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主持人布里廖夫问习近平总书记:“请问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回答:“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执政理念,也应当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为官理念”。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就承担起挽救民族于衰亡、拯救人民于苦难的历史使命。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五四运动时期广传天下的名句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道义者,人类历史之大道,国家民族之大义。无数先辈、先烈、先进为担当此道义,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直至舍生取义,这是我们党90多年的光荣传统。如果名为共产党员,却无所担当,则令人不可思议。“为官不为,难以为人”,上对不起党,下对不起人民,枉为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的担当是高度自觉地担当。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当打造一副敢于担当的铁肩膀,铁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到底。

猜你喜欢
铁的纪律崇高小康社会
一个革命的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党初期如何制定执行“铁的纪律”
晚晴(2020年7期)2020-12-03 13:49:32
无名的崇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2:58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12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2
提高红军纪律歌
延安文学(2016年4期)2016-08-23 19:02:47
读编往来
当代贵州(2015年40期)2015-11-29 07:28:42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6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