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门诊
栏目协办: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禽病研究中心
电话:0531-85982001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委顿,采食量下降,羽毛松乱,双翅下垂,病鸡发病突然,水泻、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粘膜组织,呈零星发生和死亡,死亡率每天0.2%~0.5%左右,病程3~5d。
快速诊断本病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极易被后者所掩盖。最后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①取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粘膜刮取物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有时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证明有球虫病的并发;②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粘膜(取自死亡后4h以内的鸡),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37℃厌氧培养过夜,可生成几个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直径2~4mm的较大型菌落,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述相同的细菌;③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 10h后,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④药敏试验的结果是,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痢特灵、杆菌肽、氯霉素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土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预防措施坏死性肠炎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在肉鸡饲料中应用抗菌性药物如杆菌肽、林可霉素、维吉尼亚霉素等,能够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然而,许多国家已立法禁止以促生长剂的形式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在世界肉鸡的生产区。这已经迫使肉鸡产业为控制坏死性肠炎而寻找合适的替代措施。日粮是引发肉鸡坏死性肠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善饲养管理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从日粮食角度讲,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①日粮配方应当以限制粘性谷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以及动物性蛋白补充剂如鱼粉和肉骨粉等的使用数量;②应该杜绝使用劣质蛋白源。业已发现,相比大豆粕,日粮使用土豆蛋白质更易导致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土豆蛋白型日粮含有较高的胰蛋白酶和较低的脂肪浓度,这会增加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③确保原料与成品饲料储存得当。在降低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方面,正确处理饲料与储存设备同等重要;④添加丁酸、中链脂肪酸等有机酸和香精油有助于预防坏死性肠炎。这些香精油也能控制球虫感染,进而降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上述所有复合物都具有抗菌特效;⑤日粮添加2.5%的乳糖可作为促生长类抗生素的一个潜在替代品,用以控制坏死性肠炎。乳糖能够促进乳酸杆菌在整段肠道内的发育。据了解,乳酸杆菌可增殖,并促进乳酸的产生,从而降低肠道pH值,限制某些细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的产生和活性。
治疗措施治疗本病首选的药物是氯霉素、先锋霉素等抗菌药物。但在治疗本病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带鸡消毒和通风换气,降低舍内的湿度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增加鸡体的抗病能力。
治疗体会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以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在临床上,容易将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的小肠球虫病混淆,认为有血痢便是球虫病,但使用抗球虫药却收不到理想效果。其实,急性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球虫病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血痢,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1~2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此外,还需综合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来作出鉴别诊断。
魏氏梭菌是鸡肠道的常在菌,检出少量该菌不能诊断为主要病因,特别是对于病死鸡,更要细心诊断,该菌可能是其他病致使鸡只死亡后才侵入增殖。所以在病原学检查时要搞清楚,只有出现大量均匀一致的魏氏梭菌才可能是主要病因,如果有条件做梭菌毒素测定,诊断会更准确。单独用产生荚膜梭菌接种来复制本病相当困难,而在很多临床病例的诊断中,都发现有球虫的感染,一些学者认为球虫感染是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和发病的主要原因;③肠道梭菌易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肠炎宁对魏氏梭菌效果好,但对球虫作用效果不明显,所以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抗球虫药。
(131300)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畜牧组洪学
鸡支原体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季节范围较广,统称为慢呼支原体(霉形体)传染病,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没有多大的死亡率,可是会减少生产性能,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要注意其防治措施,今年的5月份,我镇一蛋鸡养殖户,饲养的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发生了支原体病,造成不少的损失,现总结报告如下:
发病症状养鸡户今年饲养一批海兰褐壳蛋鸡,3月6日因天气突然变化,温度下降而诱发了支原体病,初期只见吃料下降,精神不振,眼流泪,睁开困难,早晨仔细听到呼噜声,有甩鼻、打喷嚏行为,住几天后发现发病严重的病鸡眼结膜发炎红肿,流泪混有泡沫状分泌物,眼脸肿胀,产蛋性能降低,产蛋率下降了33%左右,色素沉着能力下降,直观蛋壳颜色也变淡变白,后期病鸡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只见病鸡张口喘气,粪便稀,呈白色纤维蛋白状,呈蹲坐姿势,前后3周的时间共死亡7只,少产蛋2000kg,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多元。
剖检病理变化剖检发现鼻腔有多量的粘液充塞,喉头粘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气管中有淡黄色浑浊粘稠恶臭的粘液,气管轮上半截呈红色出血,病程长的病例体瘦,胸腔有积液,心包膜上有纤维素状蛋白沉着,腹腔内气囊浑浊,有黄白色的纤维素状干咯物沉积,肝脏肿大,肾脏及输卵管都有尿酸沉积并与腹腔粘连,盲肠淋巴出血,直肠粘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鉴别诊断此病易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鸡瘟、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差异有些混淆,要认真鉴别,确诊要做实验室的平板凝集试验。
实验室诊断平板凝集试验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次性针管无菌方法取病鸡翅下新鲜鸡血,在25℃环境室温下,取干净清洁的玻璃板一块,加一滴市售的支原体抗原,然后加一滴病鸡的新鲜血液,轻轻搅拌少许,将玻璃板左右轻轻晃动,2min内观察,出现凝集块的判为阳性,即确诊病例患支原体病。
防治方法选用左旋氧氟沙星,每袋100g拌料100kg,连用5d为一个疗程。
用丁胺卡那霉素制剂,每瓶100ml,加清水50kg,一天一次,连饮3d为一个疗程。
控制继发感染,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瘟毒散,每袋1000g拌料500kg,连喂5d为一个疗程。
净化舍内空气:用碘伏消毒液1:2000的比例稀释彻底消毒,在中午应加大通风换气速度,保证舍温的前提下,晚上舍内加一个通风孔,净化舍内的空气,并用高锰酸钾饮水。
营养支持: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提高抵抗力,由于维生素A是粘膜细胞的营养来源,日常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可降低粘膜细胞的抵抗力,每日添加量是百万分之一就足够了。
小结经综合治疗,基本控制支原体(霉形体)的病势,由于支原体是细菌病毒之间的一类生物,要感性低,一旦发病又难于根除,用药一个疗程,只是症状有些减轻,吃料量不断增加,产蛋率在缓慢的上升,粪便基本正常,就还需继续投药调理预防。
(264400)文登市畜牧兽医局于慧娟,陈媛媛,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