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
刘思颖:学习完《牧场之国》,我总觉得不论白日还是夜晚,“牧场”都显得特别静寂。荷兰牧场那么多牛、马、羊、猪,可为什么显得这么静呢?
孙老师: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读“进”了课文,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意境。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来理解吧!
白日里,“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由此可见,这里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如果外界有一点侵扰,牛还能这样安闲吗?再看整个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牛、马、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里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禽畜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能不安闲、不宁静吗?
再看夜晚,“谁都不叫喊吆喝”,即使挤奶人也没打破草原的寂静,奶牛“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言”,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你是否觉得人们都怕惊动了这些心爱的牲畜,不忍打破这种祥和寂静呢?“狗不叫了”“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荷兰沉入一片静谧之中!人畜这么和谐,夜晚这么祥和,哪里会有不协调的声响呢?
总之,从这静寂中,我们体会到了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同时也感受到了荷兰乡村生活的可爱!
(摘自《求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