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保险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2016-03-22 03:39:32侯安奇
北方经贸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牌效应保险产品保险公司

程 杰,侯安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中小型保险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程 杰,侯安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中小型保险公司提高竞争力对策是: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创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建立良好的运营体系;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中小型保险公司;竞争力;对策

一、中小型保险公司现状

从2014年至今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寿保险吸收原保费金额都实现了持续性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日益增加。中小型保险企业的增加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提高了就业率。缓解了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创造了财富,增加了税收。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增加与发展带动了我国人才、资本、技术的有效配置。

表1: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表(亿元)

本表中中小型人身保险公司是指除去新华、太保寿、国寿股份、泰康、平安寿、太平人寿外的其他保险公司。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指除去平安财、人保股份、出口信用、大地财产、中华联合、太保财外的其他公司。

二、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显现出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资金环境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缺乏资金,我国未上市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只有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传统而且单一的方式。由于公司规模小,融资代价比较大,中小型保险公司的银行贷款利率比大型的保险公司贷款利率多。再加上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资金大量浪费。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利润很低说明资金利用率低,存在想要扩大规模却缺少资金的情况。

(二)缺乏良好的品牌效应

在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缺乏品牌效应。在我国由于保险公司前期发展的问题导致老百姓不相信保险,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因而不愿意买保险,而在需要购买保险产品时会选择购买拥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不愿意选择更合适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产品。通过实际调查80%的老百姓知道的保险公司只有像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其他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只有2%的人知道。而且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一直以来都是以保险产品为核心推销保险产品给公众的模式,没有结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老百姓认为自己不需要保险产品。在购买保险产品后风险爆发导致需要理赔时,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理赔特别麻烦且时间特别长,影响了中小型保险公司品牌效应的提升。

(三)缺乏良好的运营体系

我国中小型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导致某些事物各个部门都插手管理,而某些事物却无人过问。而在出现问题后,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现象。而对于部门内部的事物也是同样的问题,某些事物每个人都去插上一手,而有的事物却无人问津。出现问题后部门内部人员间责任不明确,相互推卸。这样的运营体系大大削弱了中小型保险公司办事效率。在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努力办事的可以得到工资和奖金,不办事的依旧可以得到工资和奖金。办事的和不办事的工作人员得到的收入之间的差距不大。据报告我国的同一地区同一中小型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相差不大,这造成了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浪费。

(四)缺乏应对经营风险的体制

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存在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没有良好的应对经营风险的体制。首先,中小型保险公司缺乏对保险产品的风险评级机制,导致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在赔偿率上居高不下,甚至相应保险产品出现损失。其次,由于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存在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并且对到手利润的贪婪心理,导致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在得到大项目订单时,不愿意将自身得到的风险进行分散,因而一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保险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最后,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财务监管疏松,导致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资金管理人员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投资到保监会规定不允许投资的高风险产品,去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从而使得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出现营运风险时,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

三、中小型保险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1.增加融资量及融资渠道。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应该广泛应用金融产品扩展自己的融资渠道,在与国家法律不冲突的前提下,我国中小型保险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可以发行国家允许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发行的债券及我国允许中小型保险公司发行的其他可以融资的金融工具从而增加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

2.减少不必要开支。首先是建立节约公司办公资源制度。其次,公司食堂执行流动进餐制度,执行吃多少拿多少的制度,如果在最后自己拿的食物太多没有吃完进行罚款制度。最后,公司应该建立奖罚制度将各种节约制度执行得最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将各种节约制度进行得最差的部门进行处罚。

3.提高资金利用率。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应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最大化。一是将公司的资金全部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管理,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闲置资金从各个部门抽出来统一管理,从而增加公司的资金利用率。二是建立流动资金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度,将责任分配到人头上,避免部门拿到相关款项后不作为,减少部门小金库。

(二)创造良好的品牌效应

1.加大广告力度。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必须加大广告力度。一是加大在电视广告的力度特别是在热播电视剧,新闻联播前后几分钟的广告力度;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公司进行宣传,例如建立公司官方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与保险购买人员进行网络互动;三是在与法律不冲突的前提下进行电话访谈;四是可以加大在保险公司重点的市场区域以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广告宣传;五是可以使用实习生在大街上进行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公司宣传。

2.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有一句古话说得特别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提高公司的品牌效应最关键的在于拿出最适合的保险产品,那么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十分重要。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中小型保险公司以往的先设计产品再将保险产品推销给保险产品消费者的行为。做到一切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思维,将保险产品的设计集合产品目标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进行保险产品的设计创新,会让目标群体感到自己的购买该保险产品真真切切地使得自己的风险得到分散。使得目标群体对保险公司产生好感,从而愿意免费的为保险公司进行宣传,发掘该保险产品的潜在购买人员,为保险公司创造良好的口碑。

3.改善理赔机制。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自身公司的品牌效应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赔机制的完善,其理赔机制改善的原则为风险评价人员到场快、理赔快、钱款到账时间快速。一是当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按地点远近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做到快速高效;二是在现场取证后,保险公司在一个工作日内将责任划分好,并通知投保人或者受益人;三是在责任划分后,保险公司应该在不晚于12小时的时间内将保险公司应该承担的理赔金额打到受益人的账户内;四是在小型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应该本着创新的思维允许事故人将现场图片作为证据通过网络上传给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理赔机制改善好将大大提高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三)建立良好的运营体系

1.明确各部门的权力与职责。明确中小型保险公司部门的职责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明确不同部门间的权力与职责,将不同的任务明确地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如果遇见不好分离的权力与职责,就将该权力与职责直接分配给某个部门,从而实现部门之间权利与职责明确;另一方面,明确部门内部人员的权力与职责,部门得到的任务要将它指定到个人。

2.明确各部门完成任务期限。在明确各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确各部门完成任务的期限。制定相关部门完成任务时间制度,有效改善部门工作效率。若无法按时完成则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3.实行奖罚明确的公司制度。制定公司奖罚的制度,严格执行。一是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二是将员工工资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分档,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工资为第一档,完成任务的员工工资为第二档,无法完成任务的员工工资为第三档。若两个月都无法完成任务的员工直接开除;三是将员工的晋升与下调与任务完成挂钩,可以长期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将其晋升,其部门领导完成的任务量不如其员工的下调。制定这样可以随时进行晋升下调的公司晋升制度,增加员工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1.对保险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一方面,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自身设立风险评估部门,对保险产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自身风险评估部门评估的同时,将保险产品送往专业的保险产品风险评估机构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保证保险产品风险的合理性。

2.对大项目进行再保险。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讲,要知己知彼,请审计公司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从而了解自身可以承受的最大风险损失。在获得大额的保单后分析自身是否可以承受风险发生后的赔偿金额,将不能承受的部分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分散出去,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

3.加强保险公司内部财务监管。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保费留存理赔两部分进行严格监督。对于保费留存理赔部分的资金要做到100%的安全,可以马上变现,收益可以相对较低。具体措施为公司财务监管部门每周清查。对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要进行全程监控,从保费的收进,到保费的投资,再到投资的变更,再到投资的收回都要进行监控。具体措施由每一个月保险公司投资人员按时汇报,不定时的保险公司内部财务部门抽查保费投资情况。

[1] 马 双,孟宪芮,甘 犁.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对员工工资、就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4.

[2] 田 玲,陈金燕,王含冰.“偿二代”监管体系下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测算与分析 [J].保险研究,2016.

[3] 彭志鹏.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

[责任编辑:文 筠]

F840

A

1005-913X(2016)11-0120-02

2016-09-20

程 杰(1978-),女(满族),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保险学理论研究和科研;侯安奇(1994-),女,辽宁昌图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保险学。

猜你喜欢
品牌效应保险产品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应用数学(2021年2期)2021-04-16 08:20:46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46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互联网保险新业态下的保险产品开发策略探讨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4
“广西大米”品牌效应初现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1-30 11:57:06
论互联网品牌效应及其对大学生消费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2
企业年金基金配置投资型保险产品研究
财政科学(2017年3期)2017-08-07 02:28:10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论新时代实施群众文化“品牌效应”的重要性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3: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