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

2016-03-21 03:25:54周本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低碳世界 2016年29期
关键词:准确性容器环境监测

周本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

周本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环境保护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其中就需要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对整个监测采样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结果的精确性和代表性。虽然近年来环保问题重视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各类问题,需要确定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基于环境监测要求,对采样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场采样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包括布点、采样、数据处理等,做好每个环节的控制管理,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提高操作的规范性,是提高数据准确性和代表性的重要保障。就环境监测工作来说,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实验室内,采样环节重视不足,存在各种问题。采样作为环境监测作业有效实施的基础,如果此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环境监测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基于专业标准,做好采样环节管理。

1 环境监测采样重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复杂度较高,整个过程涉及到的程序众多,且各个环节间相互影响,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监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采样作为环境监测的主要环节,与其他环节保持独立,可以将其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采样质量会对后续各环节作业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并且多选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随机抽取[1]。但是对监测采样工作来说,即便分析结果比较准确,也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情况,反而会影响环保方案制定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提高对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常见问题,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保证采样可以达到代表性、完整性要求。

2 环境监测采样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对于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经常会因为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结果误差超出允许值,如风、雨雪、气温等,均会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产生影响。河岸或者河堤的侵蚀会影响水质监测结果,造成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尤其是分布在同一个断面上进行采集,一般距离河岸越近则产生的误差越大[2]。

2.2 采样容器

环境监测采样需要利用专门的容器,如果所选容器不当,导致样品与容器间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如光解、溶解等,均会影响环境监测数值准确度[3]。为降低此类因素的影响,需要选择性能稳定的容器,并保证容器表面清洁,避免样品与各类物质产生反应,而降低样品监测准确性。

2.3 频率定位

采样频率与定位也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采样时间、排污时间均会造成采样质量波动,使其自身代表性与准确性降低。即使是对相同环境采样,采集点位置不同,也将会影响其准确性。

3 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

3.1 计划不合理

想要保证采样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需要提前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采样计划,作为后期各阶段工作开展的依据。但是很多环境监测采样工作,前期对监测任务、目的、要求掌握不全面,计划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前期准备工作不当,计划编制不合理,往往会造成采样过程中器材缺失、采集点分布不合理以及人员安排不当等情况的发生,而影响采样质量[4]。尤其是对于例行监测工作,因为监测内容相对固定,现场采样计划往往比较简单,起不到有效的指导效果。

3.2 记录不完整

现场采样需要对各项内容进行如实、完整记录,包括现场描述与现场测定项目两部分,记录内容能够对现场采样和测定过程进行充分描述。采样环境条件一般均比较艰苦,整个采样过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对监测人员干扰大,很容易出现记录不完整、不规范问题,个别还存在后补现场采样记录情况。就现状来看,大部分记录对现场情况描述不当,或者采样计划实现度低。

3.3 操作不规范

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是影响现场采样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求采样人员可以完全按照计划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实施的规范性,不会出现容器选择不当或者操作失误等情况。但是就现状来看,存在部分采样人员责任心比较低,再加上实践经验比较少,在现场采样时不能完全按照专业标准作业,受外界干扰比较大,而出现各类问题。例如现场测试项目不合理、采样样品未张贴识别标签、未按照要求添加固定剂等,降低采样结果准确性。

4 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1 制定严密采样计划

①明确目标。在正式进行环境监测采样前,需要明确整项工作开展的目的,并根据此来建立相应的监测任务。确定任务来源、内容、时间、负责人以及目标说明等,合理布置监测任务,降低外界因素干扰,确保整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②编制方案。监测任务不同,样品质量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结合监测目标来编制工作方案,作为各环节作业实施的依据。包括监测内容、标准、容器、记录、运输以及监督等,对采样作业进行约束。③意外补救。基于各项影响因素,需要提前编制意外补救措施,灵活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4.2 落实监督管理要求

4.2.1 制度管理

以满足环境监测要求为目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为工作人员行为提供准则,提高采样工作实施的规范性。落实责任制度,对每个岗位人员责任与义务进行合理划分,促使其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每个工作人员均需要严格以规章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减少违规操作情况的发生。

4.2.2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保证各项设备容器的正确使用。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清洗与检查,对损坏和质量不合格的器具需要及时上报批准报废。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如实记录,作为使用与管理的依据。如果在维护过程中出现问题,由操作人员进行解决,不能有效解决的部分则需要报修或者申请报废。另外,还要定期对各类设备仪器进行更新,停止使用不能适应要求的部分设备,避免对采样质量产生影响。

4.2.3 现场监督

现场采样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监测计划进行,不得随意对采集点和采集时间进行调整,并对整个采样过程和现场环境如实进行记录,包括各种问题均要详细记录,便于后期检查管理。对现场采样作业进行监督,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并对不同岗位人员职责与任务进行划分,结合管理制度,来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场所存问题,对整个采样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4.3 结果检查与评估

完成所有采样工作后,收样人员还要依照规范对现场采样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样品实际状态和信息记录完全一致,对于差异较大的样品,或者记录信息不全时,应拒绝接收。并且,检查完所有细节且无问题后,需要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专业评估,包括内容准确性、样品和资源完整性以及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5 结束语

对环境监测采样工作进行质量控制,需要确定各项影响因素,分析常见问题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管理,确保每个环节作业实施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从根本上来保证采样质量可以达到专业标准。

[1]王金辉.加强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科技,2016,10:43~44.

[2]刘顺国.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52+154.

[3]高 岩.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8:185.

[4]郭 炜.浅析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0:174~176.

X830.2

A

2095-2066(2016)29-0025-02

2016-9-6

周本祥(1987-),男,安徽六安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采样,环境检测。

猜你喜欢
准确性容器环境监测
Different Containers不同的容器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难以置信的事情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管理现代化(2016年5期)2016-01-23 02:10:11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