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2016-03-20 16:04:26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81
低碳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建筑设计单位

安 全(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81)



影响建筑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安全(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81)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其主导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单位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来加强设计质量的管控工作。现就影响建筑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浅析。

建设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对策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建筑质量事故层出不穷,国家也在原有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上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如制定了《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开展了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建立了全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情况月报制度等,由此可见政府对于建筑质量的重视程度。而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其主导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建设项目使用价值的预先安排,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1]。因此,建筑设计的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因

1.1内在原因

建筑设计单位作为一个以技术求生存,以质量为保证的人才密集的服务型单位,只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严把设计质量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中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由于建筑设计的阶段相对复杂,对设计质量的管理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建立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和活动合理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解决设计单位的质量管控难的问题。

1.2建设方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设计行业里出现了大大小小、资质不一的设计单位。但是由于设计成果具有单体性和通过合同定制的特点[2],建设方无法通过常规的产品检验方式,判断设计单位是否具有按标准规范要求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的能力,因此现常通过查看设计单位是否获取质量认证的方式来进行选择。然而,一个设计单位获取质量认证的前提就是其是否建立运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单位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2 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原因

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满足项目目标的要求,满足建设方及用户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建筑设计单位虽然建立了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了认证,但在实践过程中常会因为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1人的影响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取决于设计各阶段的过程质量,而过程质量最终取决于参与者的“质量”,即人的素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人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要求》6.2人力资源的条款中就明确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3]。

在建筑设计单位中,可以按照参与质量管理的作用及性质,将人分为领导层、管理人员及项目参与人员。其中领导层本身的素质及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运用技术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项目参与人员的素质及质量管理的认识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问题

建筑设计单位为了获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运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的体系文件。随着信息化的大力发展,电脑画图软件、电子信息传递技术的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的交流、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但许多设计单位的管理方法及机制仍未进行相应改进,忽略了文件与自身实际情况的适应性,导致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不易施行。

2.3执行内部质量审核及管理评审的情况

内部质量审核是评价体系文件是否持续有效运行的主要手段,管理评审是考察体系文件是否符合设计单位现状,是判断体系是否需要改进的重要方法。只有认真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建筑设计单位才能从中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足,持续改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内审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及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足,出现不重视,走形式,敷衍了事的情况,最终未起到监督审核作用。

2.4设计周期的影响

设计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性质、设计规模、难易程度、技术要求和工作量大小等因素[4]。合理的设计周期是保证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设计项目规模越做越大,项目技术难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却存在着设计周期越缩越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为了及时提交设计成果,跳过了许多质量控制节点,使得质量监管体系形同虚设,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解决方法

3.1加强质量教育培训

人的问题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是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知识教育及相应技能的最有效的方式。其中质量意识教育可视为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只有提高了全员的质量意识,才能增强全员关心质量并改进质量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的推行下去。其中,提升最高领导层的质量管理意识是关键。只有领导层积极参与其中,时刻贯彻落实以质量为中心的思想,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得到全员的重视。

不同层面的人员应进行不同的质量知识和技能培训。领导层是管理的决策者,对于领导层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除了加大领导层关于经营战略、管理理论、决策技术、国家相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力度外,还要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管理人员除了培训管理理论和其职能范围内的具体操作外,还要掌握质量管理流程,学习高级的统计知识,便于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内容除了国家相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外,还要学习简单的进度管理控制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3.2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建筑设计单位的重要资源,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调动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具有潜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3.3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中,质量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件,记录了实际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具有可检查性、可追溯性、可见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5]。通过采用电子协同系统,可以较大程度的解决设计过程中质量记录收集及管理难的问题,在不跳过质量控制节点的同时,也能减少人为原因的时间浪费,避免顾客财产或中间成果的误用、错用。同时,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整合现有档案资源,也能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4注重内审工作的成效

要想内审工作取得实效,内审员的选择及培训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内审员的选择上,应选取有责任心,好学习,能事实就是,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在内审员的培训上,应注重提高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审工作中,为防止内审工作流于形式,本部门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所在的部门或岗位,同时为了调动内审员的积极性,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5注重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之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工作不断进步的过程。建筑设计单位应善用PDCA循环法来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在改进中应注意围绕降低成本,以顾客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充分运用持续改进的各种途径和方法,针对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外环境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预防规避措施。通过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形式,及时制定相应目标和纠正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4 结束语

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设计单位进行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序进行,能不断提升设计单位各项工作的质量,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1]林文俏.建筑设计全面质量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2]吴贤国,陈跃庆,骆汉宾,等.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

[3]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4]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9.

[5]孔乐佳,温德成.质量记录重要性的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01:44~45.

安 全(1986-),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建筑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F273.2

A

2095-2066(2016)17-0162-02

2016-6-1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建筑设计单位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填单位 要推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