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研究

2016-03-16 09:24:33
环球市场 2016年19期
关键词:强国网络安全战略

苏 颖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研究

苏 颖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本文通过理解“网络强国”的内涵和意义,准确分析了打造“网络强国”的坚实基础及存在的差距,并对构建网络强国的路径做出智慧探索。

网络强国,技术创新,网络安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并对实施网络强国做出了战略部署。网络强国是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内涵和重要体现,这一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全方位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

一、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意义

(一)实施网络强国是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苹果产品到淘宝购物,从微信聊天到“滴滴打车”,从信息科技到社会文化,都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此时此刻,国家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恰当其时。

(二)实施网络强国是提升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发达国家能引领再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则带动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布局网络发展,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因此,信息化,网络化掌握的多寡就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三)实施网络强国有助于构建我国网络安全空间

当前,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木马和僵尸网络﹑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网页仿冒﹑篡改等网络安全事件多有发生,形势愈加严峻。我们必须要通过网络监督治理,引领网民文明上网。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打击各类跨境互联网侵权犯罪行为,维护互联网主权。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构筑起网络领域的安全防御。

(四)实施网络强国可以做大做强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流,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7%占比和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均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和任何行业融合后能创造出很多的新业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给传统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打造“网络强国”的坚实基础及存在的差距

(一)我国打造“网络强国”的坚实基础

1﹑网络信息设施发展迅速。全球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一是网络和用户规模全球第一。到2016年一季度,固定宽带网络延伸至全国95%的行政村,宽带用户超过3亿户,4G网络用户近5.3亿,占全球1/3。二是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城市家庭基本实现100 Mbit/s光纤全覆盖。三是固定宽带实际下载速率迈入10 Mbit/s时代。

2﹑网络信息产业强势崛起。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重点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华为﹑蚂蚁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可进入全球前20强。

3﹑互联网与人们社会生活深度融合。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88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的占比超过13%。总体来看,网上支付的线下场景不断丰富﹑大众线上理财习惯逐步养成,在医疗领域,远程医疗﹑在线问诊﹑移动医疗极大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获取性,在教育领域,“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新模式,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我国打造“网络强国”存在的差距

1﹑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有待提高。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带的普及率与接入速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海洋﹑天空﹑太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尚未形成,同时我们的城乡区域普及程度差异更加明显,数字鸿沟仍然存在。

2﹑软硬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比如芯片领域,中国一年从国外进口芯片就要花费2000多亿美元,光器件﹑高端FPGA等完全依赖进口,我国银行﹑铁路﹑民航等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也依赖国外企业的产品。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当前中国的信息化产品缺乏自主创新,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核心与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布局方面,我国企业普遍落后于国外。虽然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对商业模式创新关注较多,但是企业扎堆令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不少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发展最终演变为资本大战。

三、走向网络强国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推动顶层设计

建设网络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二是要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各种制度改革,减少重复检测认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核心芯片与各种操作系统几乎都源于国外,美国正利用这些优势对全球推行网络霸权,形势所迫,我们必须制定自己的核心信息技术发展路径,抢占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战略制高点。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对国外的核心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三)注重法律法规完善和人才培养

首先,法律法规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

我国现行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达600多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各领域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但互联网是一个创新活跃的行业,有些条款阻碍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重点推进以下六个领域的立法: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政务法》﹑《信息通信法》。另外加强立法的同时要建立网络犯罪打击机制,并要建立国际技术合作,推动跨域和跨国的网络执法。

其次,人才培养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

我国2012年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缺口约为50万人,并以每年2万-3万人的速度扩大,远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应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联合办学,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四)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网络经营企业和媒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恪守商业道德。另外要加强网民的教育宣传,引导广大网民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1]吴毅君,《充分认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学习月刊》, 2015.23.

[2]张怡,《网络强国战略如何落地》《决策与信息》2016.09

[3]苗圩,《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当代贵州》2016. 18.

猜你喜欢
强国网络安全战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强国有我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秦晋争霸
战略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