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的家具设计

2016-03-15 08:33:44付杨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主义家具思想

付杨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州510090)

极少主义的家具设计

付杨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州510090)

极少主义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它所强调的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的造物思想相吻合。我国宋明时期的家具是传统造物思想下的产物,简约的外表、极强的功能、质朴的造型、适度的比例,都堪称世界家具设计的典范。极少主义的设计理念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如何把我国的传统家具与现代极少主义理念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新思路。

极少主义;传统家具;现代设计;座椅设计

家具是人造物,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同时期的家具伴随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活动而产生。可以说它既是当时社会需求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之前的所有技术、文化的传承。不同时期的人按照当时社会思想观念赋予了家具包括形制、用材、装饰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对整个家具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未来设计风格成为现在设计师讨论的重点,对于设计的流行趋势设计师们有多种结论,其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来在艺术层面上追求简约。另一方面是在技术层面上要求生态、环保、可持续。这种观点与极少主义的设计思想是极为吻合的。

1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极少主义是机器文明的产物。在工业化、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取代自然和古典文化而迅猛发展的美国,极少主义思想最先出现在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当中。追求形式创造,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重要追求。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约翰·贝罗发表于艺术杂志的文章对极少主义的理解是极为精准的,他认为“对极少一词的理解并非指极少主义中缺少艺术,在极少主义艺术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相比之下,极少主义强调的是以最少化创作手段来完成作品”。这充分说明了极少主义追求的本质:仅用形与色的关系来完成所有绘画语言。主张摈弃一切干扰主题的不必要的东西,以少量的色彩和简单的形去简化画面。这种极少主义的观念很快被当时的艺术家设计师们所接受,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在绘画领域、音乐领域、文学等各艺术门类相互传播影响并涌现出大量的作品。到了20世纪80年代,把极少主义在整个艺术门类影响下形成的风格流派称为“极简主义”。

2 极少主义的渊源

在西方,简约的思想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几何立方体的论述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从“数”的角度把握“形”的理性思想便是早期的简约极少的观点。“数”与“形”两者是不可分开的,任何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都可以用代数式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几何特征之间也必然具有内在的代数关系。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是极简主义设计的精髓,“少”但绝不是白纸一张,让你感觉空无一物。对设计中“无”的理解体现在空间的重要性,《道德经》中对有无的解释正是我们先祖对极少主义观念的思考。“诞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使用空间的用意在于使用空间的“空”,而非空间的“实”。这和中国画的韵味精华一样,讲究的是“留白天地宽”,用面中的“无”来强调更多的“有”的无限可能。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是我国最早的极少主义思想观念的提出。

唐宋时期是中国思想的转型时期也是儒释道思想文化高度融合的时期,释道思想一方面是“多”、“少”、“有”、“无”思想的延伸,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我国设计思想的转变。

3 中国家具的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的设计观念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趋势,它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与设计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家具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传承的产物,备受设计师和理论家的关注。

在人类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极少主义之前的装饰主题的力量,这种力量并非仅在于修饰产品结构,或取悦于使用者心境,更重要的则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为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字、历史学、美术学、艺术史论等诸多学科提供无尽的原始史料。沿着西方家具系统的发展脉络,我们看到几千年前的埃及家具非常成熟,随后的几千年它们只是在装饰手法及装饰主题上进行演变。虽然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都曾出现少量独创而有个性的坐椅类型,但总体而言,西方家具尤其是座椅类大多都是在不同时代的装饰主题,尤其是建筑主题的影响下演化发展,在结构设计方面并未超出古埃及的成就。从中世纪哥特式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到洛可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不同时代的装饰主题成为西方家具发展的主旋律,尽管其间也曾出现诸如英国温莎椅、美国萨克家具及摇椅等功能主义设计产品,但其主流设计仍以装饰主题为引领风标,极少能在家具结构上进行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系统思考。而中国家具从一开始就在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下和墨家物以致用的实用主义观念下产生的。可以说传统家具与极少主义有着不解之缘。

中国的家具艺术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的萌芽期开始家具就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先秦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我国是以席地而坐为主要坐姿,家具也是配合坐姿所产生的低矮家具;从汉代开始,随着人们的坐姿由低到高的变化,家具也发生了由低到高的过渡。从汉代开始到唐宋时期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完成了坐姿变化的起居革命,基本确立了高型家具的地位,随后几百年间高型家具不断发展和完善,至明代中国家具艺术达到顶峰。明式家具以其简约的外表、极强的功能、质朴的造型、适度的比例、雄劲的线条作为整体的设计风格惊叹了世界家具设计师,不少现代西方设计师都真言从明代家具中找到了设计灵感。而这种设计思想与当代极少主义家具的设计原则极其相似。

设计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人类文化、民族精神面貌和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文化、面貌、背景反映在设计艺术上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极少主义设计深受人们喜爱,是其成为社会主流设计风格的主要原因。同时极少主义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说明其简约的设计风格是受到世界人民认可的。选择健康和谐的高品位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但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的降低,反而是给我们生活创造了无尽的品味空间。我国现代化的家居设计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极少主义家具设计的观念发展,与我国传统的中式家具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的家具设计,提高我国家具业的整体水平。

4 极少主义椅子设计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家具的发展来自中国家具的功能主义传统与西方家具的装饰主义传统的结合,同时也来自中国古代家具中结构主义传统与西方家具的沙发设计为代表的追求舒适理想的设计理念的结合,由此产生现代设计中的生态设计观念、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设计经济原则和人文功能主义设计美学。

中国传统座椅长期以来主要依据传统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坐面及靠背角度及相应的框架配套构造,达到坐椅的整体舒适度,某些坐椅也用竹藤编屉使坐面及靠背板有更大的舒适度。

我国宋代座椅可以说是极少主义家具的典范,其设计中所有的装饰部位都兼具构造及结构功能,并以此抒发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文功能主义情怀。宋代不似唐代,座椅还处于席坐向垂足的转变时期,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完全采用垂坐坐姿的第一个朝代。宋代的椅子大多是以靠背椅为主,形式高大但造型古朴。宋代座椅是在中国古代家具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结合生态设计理念的、满足宋人需求的,以简约几何形式限定其形态及尺度的靠背椅。

如四处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和玫瑰椅,都完全是功能主义的产物,是当时时代所能产生的最符合现代生态设计理念和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原创设计。它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坐面框架加四足和横枨系统组成的超稳定复合框架体系,加上精巧耐用的榫卯结构系统,使得这种扶手椅成为现代化功能主义设计的典范。四处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的靠背设计完全是人体工程学的产物,而且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人体工程学对设计的要求。玫瑰椅又称文椅,古代用于书房,因古人写毛笔字必须正襟危坐,所以玫瑰椅的直靠背设计也同样是功能主义的设计。

在简化家具造型的同时,家具材料的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材料对家具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深入了解,才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同时材料的恰当选择可以更好地实现设计师赋予家具的独特功能和思想内涵。

不同的材料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也是不同的。只要利用合理,在设计中任何材料都会表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家具的极少主义设计,讲究设计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要求设计师在使作品最大程度体现其整体功能和整体视觉的前提下,较少运用表现形式和较低地消耗能源。

5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家具设计发展的社会基础,世界现代文化思想是中国家具设计的发展养料和方向。当今设计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大思路,极少主义的设计观念与中国传统家具相结合,是我国家具的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路。

“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必有一种简洁的美”。这是爱因斯坦对最佳解决问题方式的思考。简洁美便是极少主义所追求的,抛弃琐碎的装饰,把设计回归到追求本质的起点。“极少”用其严谨、简洁的外表给人留下足够的、纯净的想象空间的同时,给人带来最直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内心感受。

艺术品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欣赏外在的形式,与其身心合一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是当今社会对艺术品的需求。如何实现让观赏者快速融入简单、基本的几何结构作品是极少主义设计的最高追求。现在的极少主义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种审美视角,强调更多地去体验那种不言而喻的意境,而不需要做出复杂的判断。在极少主义设计中,空间不再是原有的物质层面的“空间”,而是作为一种拥有了无限塑造的、可能性的动力特质的实体而存在。

总之,把极少主义观念贯穿于家具设计当中,已经成为当代家具设计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方向。应将极少主义的设计手法融入中国现代特色的设计理念,把握现代世界对极少主义的认同和推崇的脉搏,以推动我国家具设计的飞跃,相信我国的家具设计会越来越好。

[1]奥罗拉·奎特(西).极少主义一极多主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方海.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董豫赣.北大建筑3极少主义[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任晓曦.极少主义艺术与家具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5]张郢娴.极少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9.

The minimalism furniture design

FUYang
(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chool ofArts Design,Guangzhou 510090,China)

Minimalism is a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art movement in America.Less is more,as an important design concept,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aterial making thinking.The furniture of Song-Ming Dynasties is the product of traditional ideology.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ppearance,powerful capabilities,rustic style and modest proportion are called the furniture design model of the world.Minimalism design concept is the main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How to combine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and modern minimalism concept has become a new idea of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Minimalism;Traditional furniture;Modern design;Seat design

TS664.01

A

1674-8646(2016)13-0154-03

2016-05-04

猜你喜欢
主义家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新写意主义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9:00:16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0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 13:03:36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