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实践探讨
——利用QC小组活动的工作方法

2016-03-15 06:57:28黄应福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表面质量支撑体系铁丝

江 帆,黄应福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南昌 330000)

降低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实践探讨
——利用QC小组活动的工作方法

江 帆,黄应福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南昌 330000)

在渠道边坡衬砌工程施工时,经常会发生质量通病进而影响衬砌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型美观,只有在施工中进行积极防治才能彻底根除这些表面质量缺陷,最大限度消除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利用QC小组活动的工作方法对长冈灌区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QC小组活动;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

1 工程概况

长冈灌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城东南部,东临园岭林场,西接兴昌公路之高兴镇的文溪桥下游与水汇合,南终止埠头乡旺口村的壬午山附近,是一座以长冈大(2)型水库为骨干水源点的中型蓄引灌溉工程。该工程为原有渠道加固改造,设计在不拆除原有衬砌体的情况下,采用立模现浇混凝土对渠道进行防渗衬护。干渠渠道衬砌厚度均为12cm的薄壁型外贴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20,渠道衬砌基本维持现有渠道走向及边坡坡度。

由于本工程渠道边坡坡比为1∶0.5-1∶1.25不等,渠道底宽宽度不一,按常规立模加固后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常出现模板上抬、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表面气孔多等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衬砌的外观质量。为此施工项目部以QC小组活动为抓手,采取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所有末端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排查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渠道边坡薄壁现浇混凝土衬砌表面质量缺陷的问题。

2 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从渠道衬砌混凝土出现衬砌的全过程中的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配合比设计、模板支立及加固、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入仓、混凝土振捣、拆模及混凝土养护等全过程施工工序中可能造成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下面分析。

2.1 技术交底及培训教育不全面

经查看技术交底、培训教育记录:2015年9月25日项目部经理江帆、副经理姜海组织了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组长进行了本工程施工前的员工教育培训,28日组织班组长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培训。2015年10月21日,渠道衬砌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黄应福已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渠道衬砌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了渠道衬砌施工技术交底,到会26人,教育覆盖率已达100%。

2.2 搅拌及运输设备故障

经调查,混凝土搅拌系统、搅拌运输车于2015年10月10进场,设备的维修保养调查,设备完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调查表见表1。

2.3 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

经检查批准实施的施工配合比以及现场具体的浇筑条件,由于本工程渠道衬砌厚度为12cm,设计对渠道边坡原砂浆抹面衬护体未作拆除要求,浇筑设计边坡坡比为1:0.5至1:1.2不等,浇筑高度约1.3m的特殊技术要求和施工条件,混凝土拌合物经人工推车运输倒入仓内,经原砂浆衬护体坡面下滑后,由于粗骨料偏多,粗骨料先于浆液沉入仓面底部,浆液却受原砂浆抹面衬护体阻滞,造成严重的浆骨分离现象,加之边坡为斜面模板,混凝土中大量气泡上冒附着于模板表面难以有效溢出,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较多的蜂窝、麻面、气泡现象严重。

表1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调查表

2.4 模板及支撑材料不满足要求

经调查分析,本工程模板为新采购的木模板仅周转2-3次,模板版面清洁无杂物,脱模剂刷涂均匀无遗漏,无破损、变形及废旧模板使用。支撑钢管为新购的直径50mm,壁厚2.75mm钢管,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2.5 模板支撑加固方法不当

现场调查本工程模板支楞采用5cm×5cm方木支楞,间距为0.5m一根,钢管围檩间距0.5m一根,钢管支撑间距1.2m一根,预埋锚固件(地勾钢筋)间距1.2m,支撑钢管间通过标准的卡扣件联接。由于本工程渠道边坡衬砌为斜面贴坡衬砌的特殊性,在坡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同时受水平推力及上抬力作用,整个杆件支撑体系受力点集中在底板预埋的锚固件上,支撑体系受到的水平推力通过联接的钢管杆件传递至底板混凝土预埋的φ25钢筋上,支撑体系上抬力则靠铁丝绑结传递到底板混凝土预埋的锚固件地勾上。

经分析,模板支撑体系加固的关键点及薄弱环节:为预埋锚固件(地勾)埋深及强度、与钢管联接的绑结铁丝紧固程度及铁丝强度、水平支撑点的扫地杆与预埋φ25钢筋的加固效果。施工过程由于预埋锚固件(地勾)绑结铁丝的紧固程度偏松或者铁丝紧固过头损坏造成浇筑受力后的绷紧、崩断现象,出现支撑松动或模板上抬。还有水平支撑点的扫地杆与预埋φ25钢筋加固不牢靠,出现垫块脱落或松动而引起支撑体系的位移,从而造成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质量缺陷。

模板支撑体系中,3根水平围檩管未联接,导致整个支撑体系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整体,致使模板上部的2根水平围檩钢管易产生移动变位,从而使模板形成一个以下部为支点的偏转,越是上部开口越大,也导致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质量缺陷。

2.6 混凝土卸料平仓方法不当

经现场调查,混凝土料经拌合站右搅拌车运输至浇筑现场后,由人工推运斗车接料后运输至下料口,由于仓面入口相对狭窄,配合了人工铲料入仓,下料平仓操作方法得当,对混凝土浇筑质量无明显影响。

2.7 混凝土振捣方法不当

经现场调查,渠道衬砌厚度仅12cm仓面狭窄,混凝土浇筑过程都选用了熟练振捣工进行振捣,为避免漏振也未允许同一仓面更换振捣工现象。振捣采用了1.5kW振捣器φ30型振捣棒,分层插入式振捣,分层厚度严格按规范要求30cm左右进行,振捣过程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为10s左右,无过振及漏振现象。振捣方法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无明显影响。

2.8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不充分

经现场调查,混凝土养护均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在混凝土初凝后(约12h后)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在14d以上,满足规范要求。

2.9 拆模时间过早及方法不当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衬砌混凝土均为非承重模板,拆模均在混凝土浇筑后12-24j后拆除,没有出面硬砸猛撬现象,拆模过程均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

通过对上述九个末端因素逐条地验证分析和讨论,排除客观不可变更等因素后,最终确认的主要影响因素为:①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②支模及加固方法不当。

3 降低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对策措施

3.1改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原材料来源情况,由于施工配合比满足不了目前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状况,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施工用的水泥由PO.32.5R型改用PO.42.5R水泥,调整了水泥的用量,并增用外加剂,混凝土塌落度由原来的7cm提高到12cm左右,相应的砂率由原来取用的38%提高到42%条件。

3.2 改进模板支撑加固方法

1)改进支撑与锚固件(地勾)的联结方式

由于此前支撑钢管与锚固地勾采用铁丝拧固,容易出现铁丝拧断损坏及拧固不紧,铁丝拧固强度偏低等状况,铁丝断丝及松紧程度也不利于检查发现。对此改进采用外购的统一型号蝴蝶扣联接支撑钢管与底板预埋的锚固件。解决铁丝绑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增设水平围檩管及斜支撑联结钢管

每个断面紧贴模板方木的3根水平围檩钢管与相应支撑钢管是卡用扣锁定的。但上中下3根支撑仅在中部采用1根钢管联接锁定,水平围檩与支撑体系顶端未联接为有效整体。对此在水平围檩管上每1.5m加设了1道联接钢管,并在最上部的斜支撑管上加设一道纵向联结钢管,以加固支撑体系成为有效整体,减少支撑变形。

3.3 效果检查和结论

在施工项目部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上述施工技术措施,在对之后浇筑的65个混凝土边坡衬砌单元工程的外观质量检查后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得到明显改观,基本消除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现象,混凝土表面气孔偏多的情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充分证明了上述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达到了降低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预期目的。

[1]左鹰.浅析水工混凝土建筑质量缺陷修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2(02):132-133.

[2]林俊贵.浅析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67-69.

[3]戚维明.《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77.

1007-7596(2016)12-0095-02

2016-11-24

江帆(1983-),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师;黄应福(1974-),男,江西南昌人,高级工程师。

TV

B

猜你喜欢
表面质量支撑体系铁丝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铁丝有多长
裂纹敏感性钢铸坯表面质量控制
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5:58
铁丝的幽默世界
高强化平行流电解提高A级铜表面质量实践
山东冶金(2018年6期)2019-01-28 08:15:06
关于机械加工中表面质量控制的探究
石英玻璃旋转超声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两长两短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中华建设(2017年3期)2017-06-08 05: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