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研究

2016-03-14 09:52:40张静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少儿体校陕西延安7176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内容考核

□张静(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少儿体校 陕西 延安 717600)

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研究

□张静(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少儿体校 陕西 延安 717600)

田径运动在我国的体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家教育部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后,各地区、省市学校在国家的政策方针下都积极的实施新课改教学。然而,在新课改的实行过程中,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在田径运动的教学上遇到了瓶颈。为了有效的提高田径运动教学质量。本文以田径教学内容上发现的纰漏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田径教学内容的几点改革方法,以期挖掘田径运动的独特魅力。

田径教学 教学内容 改革与开发 应对方案

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为了更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田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良问题,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想法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相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运用轻松快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改变现阶段田径体育教学遇到的困难。

1、田径的起源及其发展

田径运动的起源主要是从上古时代开始,古代的人们为了取得生活所需的物品,通过与大自然和野兽之间不断地争斗,从这些争斗中总结出来的“跑、跳、投掷”等动作,经过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才将古人自然而然形成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运动方法传承了下来。

中国最早认识到“田径”这一运动是在二十世纪初期,并逐渐的发展成为各学校的一项必修课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田径运动得到快速普及,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田径运动渐渐成为全国性的体育健身运动,并在国际体坛上也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例如:王丽萍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取得20公里竞走的冠军;刘翔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荣获110米跨栏冠军,并打破了当时的110米跨栏世界纪录。

在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中,田径教学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个学校在田径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让学生来学习与锻炼身体,不断地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改革田径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近几年,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各大学校开始了课程改革的脚步,尤其是体育课程的调整和改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国家将校内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正在不断地推动其发展。其次,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观念,使得参加田径运动的观念上有了极大的改变。最后,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理念也推动了田径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当代青年的贡献,若是现在的青少年或成人都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那么,在未来的社会上如何强大国家的人文竞争力,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而开展学校内的田径体育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更多依靠的是电子技术产品和机器,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大多是除了上课就是玩手机,用现在叫法说就是“手机控”,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制约了田径教学的良性发展。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加强田径教学在学校中的教学比例是改善学生体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传统的田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已是刻不容缓的。

3、当前田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1、田径体育的教学宗旨存在差异

教学宗旨指的是学校制定的整体教学方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方针为理论依据开展田径教学。

我国各大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宗旨不一致。一部分学校将田径教学作为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另一部分的学校将田径教学作为一种体育技能来培养学生;更有学校舍弃了田径教学的课程,将学校的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文化课程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上述这类情况的出现都影响了学校田径教学课程的正常开展。

3.2、田径教学设计死板、课程安排不合理

现在多数的学校在田径教学课程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田径教学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单一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单一的进行田径教学,教学内容死板、无趣,这就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现在各大学校的田径教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教师在授课时也无法对学生作过高的要求,所以,只要学生完成课程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这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也让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

3.3、田径教学内容缺少丰富性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知识在照搬课本语言,与朗诵课文几乎没什么差别,缺少课堂互动,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得到学习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田径教学的户外训练都以单一科目的检测为主,通过检测结果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身体素质情况。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检测出学生的体能情况,影响了田径教学的探索新思路。

3.4、田径项目的考核评定模式古老

我国各学校的田径项目考核模式稳定性非常高,通常都是统一的考核标准,主要表现在时间标准、长度标准、高度标准等等。在田径运动的考核过程中,同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素质有一定关系,这主要是由基因遗传因素所致,是一种客观因素,这种情况的存在间接地影响了田径项目考核的真实度,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训练成果。所以,单单依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训练成果是不科学的。

3.5、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应试教学”的概念,特别是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过多的灌输考试科目的重要性,对不在考试范围内的学科予以不理睬或放弃的态度。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的现象严重,担心孩子参加高强度的田径运动会吃苦,不允许孩子参加田径运动,使现在的田径教学发展受到多方限制。

4、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

4.1、增加田径教学的娱乐性

在当前的田径教学模式中,需要根据田径项目的自身特点,合理的导入趣味性游戏,利用娱乐道具,播放场景音乐等等在内的教学方式,来创造愉快、和谐的田径运动课堂氛围。

第一,在田径教学课堂上,通过增加游戏的方式,将以往的单一、死板式教学变化为乐趣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内了解理论知识,掌握田径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强学习乐趣,还可以加强学生体质。

第二,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上导入娱乐化课程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并且个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加入娱乐化的教学模式时,应该要找到老师学生之间合拍的互动方式,通过娱乐性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田径课程的兴趣。

4.2、田径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在新课标的新要求下,田径教学方式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同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结合,不仅能体现出田径教学的竞技性要求,也能开发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学校的现实情况为依据,进行娱乐化、有序化的田径教学。

在设立田径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最重要调查对象。通过田径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田径项目锻炼的过程中懂得吃苦耐劳的精神。

4.3、田径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改进

首先,田径运动是一种传统的运动项目之一,它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田径教材的编写与修订上应该切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能够发掘田径运动中存在的乐趣。

其次,对田径教材的语言要精简化。这样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才不会产生乏味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有效的抓住运动重点,以便学生在课下能够按照教材中的运动重点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日常锻炼意识。

4.4、实施全面素质考核政策

在对学生的田径课程进行考核时,除了要注重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成果和考核指标的完成以外,还应该联系学生上课时的课堂纪律、训练态度、理论知识学习等方面进行考核。其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也要加入到考核标准中,减轻学生成绩压力的同时鼓舞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对于田径教学考核的标准的全面化实施过程,学校应当作为体育教学目标推动其实行,并将这种考核方式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以期末的一次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以更加合理、全面的教学考核标准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程的重视度,增加了参与田径课程学习的激情。

5、田径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5.1、田径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田径体育运动能够在锻炼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由于田径运动是从人们的生产劳动中演化而来的,参加田径运动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跳跃能力等等有重要作用。

5.2、田径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

因为田径运动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在进行运动时能充分的吸收到阳光、空气中所含的养分,进而提升人体体温对外界环境的调节能力,加强人体的抵抗力。有研究表明,每天进行慢跑可以比坐着的时候多吸入8倍的氧气,而室内的一些体育运动,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5.3、田径体育运动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田径运动能够改善心肌功能,加快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经常参加田径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人体的呼吸肌得到了锻炼,有效的增大了人们的肺活量,改善了人们的呼吸系统。

5.4、田径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时候是身体发育、智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适当的进行田径运动锻炼,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补充人体骨骼处和肌肉的血液供给,为骨骼和肌肉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物质为骨骼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行田径运动的同时也燃烧了卡路里,防止肥胖现象的出现。另外,青少年经常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有助于其智力的开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6、结束语

在国家教育政策下,如今的田径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主要是以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是当代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从田径教学的娱乐性、田径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田径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实施全面的素质考核政策等方面开展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强化田径教学的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运动概念。

[1]杨莲香.浅谈中学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体育时空,2013(6).

[2]王博.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0).

[3]张羽.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高考,2015 (1).

[4]陈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2(6).

[5]李斌.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6]顾雪芳.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4).

[7]罗毅.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初探[J].学园, 2014(14).

G82

A

1006-8902-(2016)-06-ZQ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内容考核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