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 朱 磊
输电线路的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 朱 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在输电线路维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线路跳闸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输电线路功率输送,其极容易受到人为与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输电线路跳闸故障发生的原因,其次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期有效降低调整率,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对策
1.1 自然原因
1.1.1 雷击
通常情况下,发电站与用电企业之间相隔较远,需要架设架空输电线路,这导致输电线路完全暴露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确保线路的畅通,需在较高处架设线杆,一般需确保架设高度超过临近树木与建筑物,此状态下的线路极容易受到雷击的危害。再加上线路走廊用地日益紧张,新建设的线路工程大多为同塔双回路,有些甚至是多回路架设,这就要求必须采用更高的杆塔型,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设备受到雷击危害的概率。
1.1.2 风力过强
在架设输电线路的线杆时,因两座高架线杆间存在较大的距离,电线长度较长,受到风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如果遇到强风或是高强度垂直气旋天气,线路就会产生加大幅度的、不规律的摆动,进而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断裂或是临近线路互相缠绕的情况。此外,如果线路附近存在建筑物,还会导致线路短路跳闸故障现象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发较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1.1.3 低温结冰
如果气温过于低,极容易导致线路结冰,大多发生在凌晨或是冬季严寒天气,结冰又可分别为普通线路结冰与严重线路结冰情况。其中,普通的线路结冰主要是由于线路上形成的冰晶中常常带有空气中的带电粒子或是带电杂质,与输电线路上的静电发生作用之后,就会引发冰闪。对于严重线路结冰,主要是指当遇到大范围恶劣天气导致的整体线路结冰,此种情况下,电力运输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由于冰块大范围集结,极容易导致线路中断现象的发生,进而引发跳闸故障。
1.1.4 鸟类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保护观念的不断增强,滥捕滥杀鸟类现象日益减少,野生鸟类数量越来越多,时常能看见其成群栖息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线杆与电线上,有些甚至将巢穴筑在高压线架上。鸟类的粪便具有较强的导电性,极容易使得临近的电线相连,发挥导线的作用,进而发生由于线路短路而导致的跳闸故障。
1.2 人为原因
1.2.1 人类活动
近年来,随着对电力重要意义观念的不断增强,在进行生产活动与建筑工程施工时,大多数有意避开电力设施,但因人为原因导致的线路的跳闸故障依旧时有发生,其中,违章施工是导致线路跳闸故障发生的最主要的人类活动之一。违章施工一般不计安全后果,吊车使用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作业不规范现象也普遍存在,极容易导致线路破坏现象,进而引发输电线路跳闸,严重时还会导致人员伤亡。
1.2.2 技术原因
(1)线路设备制造技术不满足相关要求,导致设备质量存在问题。部分输电线路生产厂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往往在电线质量上偷工减料,进而导致输电线路质量无法达到国家相关要求标准。(2)安装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不合格。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架设作业场地处于野外,条件较艰苦,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此情况下,野外线路安装作业往往由实习人员或是专业能力较低的人员进行,缺乏专业工程师的指导,给线路安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2.1 线路跳闸预防管理措施
(1)重视线路跳闸问题分析工作,积极找出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今后管理改进与技术提升的重要内容。当输电线路发生跳闸问题之后,必须依据调度信息、当地天气情况、时间段、负荷情况等,对跳闸故障进行定性、定位、定相,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为线路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保障
(2)通过电视、平面媒体等媒介的宣传优势,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增加防外破宣传力度,在大型工地中,积极主动的进行特种作业车辆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大型工地重要跨越点蹲守工作。同时,还应选择输电线路与人流较密集的道路为载体,在道路的铁塔与护坡部位,尽可能多的安装大型防外破宣传牌,或者是涂刷关于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警示标语,以形成“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走廊”,构建防外破宣传文化,提升有关行业人员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与电力安全意识,避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现象的发生。
(3)进一步落实警示牌、强制隔离围栏、强制限高架等多位一体的立体技防措施。对于距离线路防护距离较远的施工作业地区,应当安装大型警示标牌。对于从线路通道线下经过的道路,应在其两端处进行强制限高架的安装,避免机械碰线现象的发生。如果铁塔处于施工场地中央位置处,应当在铁塔的周围安装强制隔离围栏,避免大型机械靠近铁塔,碰触导线。此外,对于已经结束施工任务,并且已经消除安全隐患的外破点,应及时回收已经安装的大型警示牌、围栏、限高架,循环利用,全面降低防外破成本。
(4)在严格遵循“标准化线路管理”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仔细的巡视。通常需要依据规定的巡视周期,对输电线路进行详细的巡视检查,并且还要依据当下线路隐患情况,合理缩短线路巡视周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环境变化情况。
(5)增强设备中间验收与竣工验收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项目管理部门的组织与领导下,积极参与设备验收工作。在具体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确保设备“零缺陷”送电。对于项目中的隐蔽工程,还要强化中间验收强度,尤其是对于高压电缆线路施工中的验收,从而不断提升线路运行技术能力。此外,对于存在问题的线路,还应提出适宜的整改意见,然后将其落到实处。
2.2 线路跳闸预防技术措施
(1)增强输电线路设计工作,为线路运行维护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输电线路安全性与路径选择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针对此,在进行路径选择时,必须对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还要搜集沿线情况,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此外,在线路设计过程中,还需对线路基础、杆塔材料、施工挖掘等部分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跳闸事故的发生。
(2)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直接关联着电网运行安全性,这就要求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必须满足项目有关技术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所有工序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详细记录监管情况。对于项目中的隐蔽工程,必须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以保证线路操作质量满足工程标准。此外,在线路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详细的、严格的验收,在保证线路安装正确、试验合格的情况下,方可投入运行。
(3)重视后期技术管理。在将线路与设备投入正常运行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线路与设备往往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安排适当的维修与维护,并且还要依据其负荷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线路、设备与保护定值,以确保其满足负荷发展需求。
总而言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直接关联着用电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的满足,并且还可有效改善发电站附近区域的基础设施。针对此,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线路跳闸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解决,以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翔.架空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264-264.
[2]安才生.架空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