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幸存

2016-03-11 10:07:34余华
读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币福贵余华

余华

我曾经以作者的身份讨论过福贵的人生。一些意大利的中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十分有益的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间的分界在哪里?”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他们之间轻微的分别在于方向的不同。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身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出于上述理由,我在其他的时候也重复了这样的观点。我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于是那些意大利中学生的祖先,伟大的贺拉斯警告我:“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之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贺拉斯的警告让我感到不安。我努力说服自己:以后不要再去议论别人的人生。

(耿志远摘自作家出版社《活着》(日文版自序),刘春杰图)

猜你喜欢
分币福贵余华
超越死亡——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与余华《第七天》比较阅读
名作欣赏(2021年24期)2021-08-30 07:02:02
如将不尽读余华——关于余华的一份不完全社会阅读报告
四川文学(2021年6期)2021-07-22 07:50:22
余华的小说究竟应该如何读?——由新作《文城》说开去
四川文学(2021年6期)2021-07-22 07:50:22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文学教育(2019年25期)2019-11-26 21:52:48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美文(2019年10期)2019-05-09 02:11:42
血和泪
生日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0
论余华《活着》中的“活着”
钢涨出大身价
投资与理财(2014年9期)2014-05-12 05: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