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琳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三幼儿园
浅谈“5S”之整顿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向琳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三幼儿园
“5S”管理方法之整顿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求进行定职责、定岗位、定内容,通过建立科学“定置管理系统”,提高内部的执行力,减少无效重复工作,使教职工安全管理工作活性化,有效地推行网格化管理策略,将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职责落到实处,做到无缝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S;幼儿园;整顿;管理
“5S”即五常管理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的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常法管理在中国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全面推广,特别是外资企业,同时“5S”也被很多的学校引入到管理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那么,在幼儿园5S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整顿”正确应用于安全工作呢?本文就围绕安全管理怎样开展“整顿”进行探讨。
根据5S中“整顿”的定义,要求做到“三定”:定名、定量、定位,其主要目的是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寻找上。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中,“整顿”即是精细化管理流程,对安全工作进行定职责、定岗位、定内容,即做到定人、定责、定位,其目的是使每一个责任人员才以己之责按时、定点履职,及时进行记录和反馈,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漏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完全措施,切实保证安全万无一失。
(一)幼儿园管理的方法及流程
1.建立幼儿园安全工作体系
幼儿园安全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幼儿园安全各级各类负责人,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计划,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并适时整顿,做到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有安全责任。
2.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
利用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家园交流群、家园联系栏等经常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各班安排每周一节安全教育活动,并通过谈话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
3.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1)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规范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及制作,严格生熟分开及消毒制度,对不适操作及时指出和整改,杜绝病从口入。
(2)加强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包括开学前拉网式大排查、月查、周查及日查,通过定期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整改。比如:室内外教玩具是否安全,灭火器是否过期,电气线路是否完好,电器设备安装使用是否规范,凡有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3)建立安全管理台账,让安全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做到过程有记录、分析整改有理有据。
(二)实施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即重点研究安全管理的要素——人、物、场所三者的状况以及它们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从而有效强化安全工作的综合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科学地固定在相应的岗位、人员和职责上,以达到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缩短人员履行有关职责时间,消除其无价值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减少人与物之间的冲突,其实施步骤如下:
1.对安全管理进行全方位调查,明确管理的内容
该步骤以推行定置管理的分管领导为主,组织具体安全责任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包括:功能布局、一日活动流程、器材定位定量和设备运转维护等内容,从而找出安全管理的具体项目、责任人、内容以及运行机制。
2.对幼儿园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进行科学地分析。由于管理措施与其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都未同人处于直接的结合状态,部分都处于“空转的”状态中,即制度未落地的现象也存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实现人、物及场所的有效结合,必须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与确认,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物和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这些信息媒介包括诸如平面布置图、场所标志、物品名称、责任人员、岗位职责、各类标识、物品使用方法和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等。
3.建立“定置管理系统”。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既是教学环境整洁的主要因素,也是安全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场所中进行的。因此,若要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亦即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前提,就是物在场所中“定置”。
4.定置物品存放区。首先要对物品存放地点进行定置,对于那些易燃、易爆、易污染、有储存期要求的物品,要按要求实行特别定置。特别是对诸如食品等有严格存储期限和要求的物品的定置,在相应表册和系统中要对时间期限的特定信号或标志,库存账本应有序号和物品目录,注意账物相符。
(一)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执行力不足
安全管理之整顿要想成功实施,领导的重视是首要保证。幼儿园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另外,学校内部教职工,特别是分管领导要有良好的执行力,要端正态度,不能被找借口、遇事推诿、逃避责任等固有顽疾所左右和牵绊。
(二)将其片面理解为“大扫除”
从实践来看,很多的幼儿园将5S管理之整顿理解为大扫除,持此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在于很多管理人员和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5S管理,他们对这种理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5S管理的内容,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清扫活动中,却没有思考如何对幼儿园安全管理进行根本性的改善,这样的推行方法肯定是不可能获得成效的。
总之,在学校安全工作中,通过5S管理中的整顿,可以明确设施设备的定位规则、职责的划分、人员的配备、工作的规范、习惯的养成、信息的沟通和醒目的标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无效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日)大西农夫明著,高丹译.图解5S管理实务——轻松掌握现场管理与改善的利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王黎军.学校5S管理实施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芮福宏,申奕.现代管理与5S活动实训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