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的验证码,已经击败了全国99%的购票者,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据媒体2015年12月8日报道,随着春运抢票大战的来临,为了防止被抢票软件破解,12306铁路售票网站不断将确认提交订单的图形验证码更新。然而层出不穷的图形码却让一些网购车票的旅客大伤脑筋,成了近段时间被吐槽的焦点。据报道,12306后台目前有581种图片验证码,用户需要在8张图片中点击指定的两种物品,也就是说用户将有机会尝试336980道不同验证码题目的机会,而一次性输入正确的概率仅为8%。
购票网站岂能成为“开心辞典”
“请点击下图中的所有陕西武林门派”“请点击下图中所有的排风机”……这些五花八门的题目都来自12306网站的购票验证码题库。当12306的购票验证码成了另类“开心辞典”,人们网上购票就得走一道知识闯关的程序。这种知识储备虽到不了一些网友所说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兼采百家,正野皆晓”的夸张程度,但也得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比如,没有点地理知识,你知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哪?没有点历史知识,没通读武侠小说,你知道哪些人物、哪些功夫属于陕西武林门派?同时,12306的很多购票验证图片模糊不清,让人难以识别。
12306网站的购票验证码本是用来防范黄牛倒票的,我们不知其防黄牛的效果如何,却感受到了其防普通购票者的效果,真是令人无奈。“击败了全国99%的购票者”的12306购票验证码违背了它的功能设置初衷,也违背了广大乘客的意愿,网站运营管理者对其必须尽快加以完善。倒票黄牛还得防,但普通购票者还得享有必要的购票便利,若铁路部门以及12306网站的运营管理者多动动脑筋、多听听民意、多摸索经验,就能让购票验证码更科学、更合理、更管用。
12306升级,“防贼”别忘了便民
12306的系统升级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黄牛与12306的技术博弈史。2011年12月,有人开发出最早的两款刷票软件,技术黄牛甚至可以凭此在短时间内订光一列车的票。为此,2012年,12306上线了排队系统,升级了验证码。但很快黄牛发明了新软件,可以强行购买一趟已经售罄列车的车票,这样一旦有退票,就会立刻落入黄牛手中。2013年,黄牛的刷票技术抢先升级,可以多账号、多订单同时提交。当年底,12306全新改版,使用了退票“随机回库”的方式来杜绝黄牛囤票回抢,并升级了验证码。而黄牛们很快发现12306可使用假身份证号购票,并利用“远程打码”软件破解了验证码。于是,2014年12306采用了身份证信息核验和两度改版验证码的方式来应对,2015年又加入了手机核验的方式。目前,在这场博弈中,12306暂时领先。
但有趣的是,12306的不断升级却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可以说,这条左右互搏的技术升级之路,伴随着的却是公众购票流程的日益复杂。实际上作为一项便民措施,应着重在升级技术和公众便利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技术手段会辐射到所有用户,在隔断黄牛的同时,也会对公众的购票操作造成困扰。技术升级打击黄牛是为了公正,但便民才是公正的最终目的。如何在打击黄牛的同时,兼顾到公众的购票体验,在便利和安全中寻找到平衡点,这是如今的12306必须正视的问题。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