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到底应不应该百步走?
问:“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千年古训,这些年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c
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饭后“走”与“不走”,应因人而异,动静结合,适可而止,才是上策。
饭后百步走的理由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 20 分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这个“饭后”是在进食完毕 20~30 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散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饱不得急行”。饭后百步走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不宜缓行者也可摆摆手足。
部分人群不宜饭后百步走。体质较差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非但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而要在饭后平卧 10 分钟。这是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进行直立性活动,会加重胃的负担。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贫血、低血压的人,建议饭后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时再散步。
如何减少蔬果中维生素C的流失?
问: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但总会由于各种原因流失,在饮食方法上,如何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呢?
答:蔬菜和水果多富含维生素C。但是,储存、加工和烹调过程都会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例如白菜、青菜等绿色蔬菜,其所含的维生素C在室温条件下储存数天后,损失率达90%以上;而经过烹调,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50%~90%会流失在汤中。苹果储存三个月后,维生素C损失可达到1/3以上。切后的蔬菜、削皮的水果,如不立即食用,其中的维生素C则会迅速流失殆尽。
因此,如果需要补充维生素C,建议尽量带皮生吃水果为佳,而蔬菜则能生吃尽量生吃,如果烹调,应该遵循“现洗现切,现切现炒,急火快炒,炒后即食”的原则,尽可能把维生素C因烹调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遇到倒春寒,老年人该注意什么?
问:听说倒春寒期间,一些老年疾病发病率会增高,请问如何预防,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科学家研究表明,气候突然变冷或在“倒春寒”期间,老年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发病率会明显增高。另外,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和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老年人预防“倒春寒”的具体措施: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特别敏感。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季正是万物萌芽,草长花开的好时光,也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清晨起床后,可以散步、慢跑、做操、打拳,或在假日里结伴踏青春游,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3.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4.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可适当养花、种草、养鱼,不仅能绿化、美化、净化居室,还可调节室内空气环境。门窗要常开,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新鲜,这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5.节制烟酒,低盐饮食。“倒春寒”期间,多食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对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