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陆秋蓉 范 旦 钟玉梅 李晨依 李 卉 温川飙
综述单纯穴位埋线疗法的疗效*
李慧1陆秋蓉1范旦1钟玉梅1李晨依1李卉1温川飙2△
对近十年来单纯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进展进行了总结,发现单纯穴位埋线在治疗单纯性肥胖、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支气管哮喘方面安全简便,治疗成本低,治疗间隔时间长,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在90%以上,更易让繁忙的现代人接受,值得推广应用。但是大部分疗效评定标准为自定标准或者不被公认的,临床研究者应该多参考与采用一些国际公认或国内认可的疗效评定标准,为研究者统计大样本疗效及以后向社会推广作临床资料。
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支气管哮喘;腰椎间盘突出症
1.1单纯性肥胖聂兆伟[1]治疗 35 例患者,注重调理脾胃及小肠,取穴: 天枢、中脘、滑肉门、大横、阴陵泉、关元、小肠俞,均取双侧。加减: 胃肠湿热加下巨虚、曲池,肝郁加肝俞,痰多加丰隆,食欲亢进加上脘,肾虚加肾俞,每 10 天 1 次,3 次为 1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97. 14%。王少敏[2]治疗 60 例患者,取上巨虚、丰隆、三阴交、公孙、梁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为主穴,可双侧同时取穴,亦可左右交替轮流取穴。配穴: 阿是穴。如臂、大腿及臀部、腹部等脂肪容易积累处,每周埋线 1 次,结果总有效率为 93. 33%。熊健等[3]治疗 25 例患者,取主穴为天应穴(腹部最高点)、中脘、天枢、带脉,加用配穴,7 天 1 次,结果总有效率为 92%。齐凤军等[4]治疗 60 例患者,中脘、天枢、水道、曲池、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等穴。多食善饥配脾俞、胃俞; 肝阳上亢配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 便秘配支沟、腹结; 月经不调配三阴交; 血脂高配内关; 局部肥胖多在局部埋线。15 天 1 次,总有效率为 90%。蒙珊等[5]选穴: 主穴为上巨虚、丰隆、三阴交、公孙、梁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可双侧同时取,亦可左右交替轮流取。配穴: 中度肥胖者配阿是穴,如臂、大腿及臀部、腹部等脂肪容易积累处,1 周 1 次,1 个月为 1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97. 92%。孙改玲等[6]治疗 100 例患者,采用平刺透穴埋线法,主穴取中脘、梁门、天枢、大横、阴交、丰隆、京门、带脉,并辨证取穴,30天 1 次,总有效率为 97%。郭霞[7]根据辨证分型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脾胃湿热: 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支沟、曲池、梁丘、内庭; 脾虚湿阻: 脾俞、中脘、丰隆、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肾阳虚: 脾俞、肾俞、中极、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脾胃气虚: 脾俞、胃俞、中脘、气海、足三里、公孙。15 天 1 次,3次 1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94. 12%。任媛媛[8]治疗 130 例患者,以背腧穴为主,埋线治疗并辨证配穴,每 4 周埋线 1 次,3次为 1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90%。但是,穴位埋线减肥研究在实验技术方面尚不完善,以望突破。
1.2支气管哮喘漯河朱太平[10]选用大椎、定喘、膻中等穴,共治疗病患48例,治愈15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山西张琳、赵晓晨等[11]选用定喘、肺俞、风门等穴,共治疗病患246例,治愈186例,显效4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100%。广东江海玲[12]选用大椎、定喘、肺俞等穴,治疗病患100例,治愈60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重庆陈春梅[13]选用肺俞、定喘、天突,治疗病患87例,治愈12例,显效4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2%。河南李公星、刘国光[14]选用肺俞、大椎、风门等穴,治疗病患30例,治愈8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云南的段丽娟[15]选用肺俞、脾俞、足三里,治疗病患22例,治愈12例,显效和有效共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山西张鲜萍[16]治疗组选用膻中、肺俞、定喘等穴,治疗病患36例,治愈21例,显效有效共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采用射干、炙麻黄等宣肺平喘药物治疗,治疗病患32例,治愈14例,显效有效共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较佳(P<0.05)。在所查阅的文献里,总结其取穴特点[17],发现使用最多的为肺俞穴,其次为定喘穴,膻中穴,此外足三里、丰隆、大椎、肾俞、天突等穴的使用频率也较高。但是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且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试验结果可信度不高。
1.3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会君等[18]取患椎双侧夹脊穴,配以阿是穴(主要取压痛点,一般取患侧气海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及阳陵泉穴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结果临床痊愈 55 例,显效 16 例,有效 6 例,总有效率为 96%。朱俊岭[19]取双侧肾俞、腰阳关、阿是穴、委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1 例,治愈 28 例,好转 48 例,总有效率为 93.9%。曹春云[20]在观察组取腰部两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及患侧四髎、秩边、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60 例,痊愈 324 例(占 70%);显效 90 例(占20%);好转 44 例(占 9.5%);无效 2 例(占 0.43%)。张志强等[21]在治疗组取双侧 L1~L5夹脊穴;另外患肢后侧疼痛取承扶、委中、承山、昆仑、足通谷;患肢外侧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侠溪。配穴:寒湿证配双侧足三里;湿热证配双侧阴陵泉;血瘀证配双侧膈俞;肝肾亏虚证配双侧肾俞、肝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 30 例患者中,治愈 14 例,好转 14 例,总有效率为 93.33%。柏树祥[22]取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秩边、环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86 例,治愈 536 例,占78%;好转 122 例,占 18%;有效 28 例,占 4%;总有效率 100%。谢惠云[23]取腰夹脊(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及阿是穴,另外辨经配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0 例,治愈 8 例,显效 18 例,有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6.67%。虽然大多数临床研究有效率很高[24],但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大部分疗效评定标准为自定标准或者不被公认的。其次,埋线的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要求操作者要对各项步骤及适应证与禁忌证充分掌握,才能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另外,要就某种证型的穴位埋线进行探讨,建立穴位埋线治疗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的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的改良与延伸。针灸理论认为[17],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具有长效针感和现代医学组织疗法的功能。羊肠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多肽、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使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15天或更长。在这种生理生化机制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另外,穴位埋线疗法操作简便,治疗间隔时间长,节约治疗成本,更易让繁忙的现代人接受。但是,虽然大多数临床研究有效率很高,但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大部分疗效评定标准为自定标准或者不被公认的,临床研究者应该多参考与采用一些国际公认或国内认可的疗效评定标准,为研究者统计大样本疗效及以后向社会推广作临床资料。另外,应深入就某种证型的穴位埋线进行探讨,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建立穴位埋线治疗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1]聂兆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J].中医研究,2010,23(11): 72-73.
[2]王少敏.单纯性肥胖穴位埋线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17): 1558-1559.
[3]熊健,左珊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2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9): 34-35.
[4]齐凤军,程井军. 穴位埋线减肥 60 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 34 -35.
[5]蒙珊,陈文.穴位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8):107-108.
[6]孙改玲,赵喜新.平刺透穴埋线减肥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0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7): 3487-3488.
[7]郭霞.微创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85例[J].山西中医,2007,23(1):47-48.
[8]任媛媛.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130例[J].陕西中医,2011,32(10): 1370-1371.
[9]李健,田宝刚.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3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6): 43 -44.
[10]朱太平,朱彦昭.肠线置留针穴位置留肠线治疗常见慢性病180例的体会[J].中外医疗,2008,27(26):140.
[11]张琳,赵晓晨,靳聪妮.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4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32-33.
[12]江海玲.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5):368-369.
[13]陈春梅,易志龙.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87例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32.
[14]李公星,刘国光.穴位埋线治疗哮喘30例[J].河南中医,2005,25(2):68.
[15]段丽娟.穴位埋线治疗哮喘2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5):38.
[16]张鲜萍.穴位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6,22(6):33.
[17]洪顾麟,王升旭,朱剑津,等. 穴位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9):151-153.
[18]时会君,张俊清,国华,等.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10,39(10):1017-1018.
[19]朱俊岭.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例[J]. 陕西中医,2012,33(4):475-476.
[20]曹春云.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0例[J]. 光明中医,2011,26(10):2067-2068.
[21]张志强,何希俊,白伟杰,等.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95-96.
[22]柏树祥.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5):12-13.
[23]谢惠,张家维.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8):122-123.
[24]朱艳萍,魏清琳,李玲,等.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2):14-17.
四川省科技厅课题“中医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No.2013SZ0185)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数字医药研究所(成都 610075)
△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6.067
1003-8914(2016)-16-2444-03
(本文校对:李慧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