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雄
(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畜牧水产兽医站,广东 普宁 515337)
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管理技术分析
田伟雄
(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畜牧水产兽医站,广东 普宁 515337)
本文对无公害肉鸭食品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分析,对鸭场的选址、肉鸭从雏鸭开始的饲养管理技术、肉鸭的疾病防治和废弃物处理都有所介绍,对发展肉鸭市场有一定帮助。
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是一种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而且肉鸭的生长速度很快,所用的饲养周期很短,投资见效也很快,这使得肉鸭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与普通肉鸭相比,无公害肉鸭食品抗生素少,污染比较轻微,不仅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以起到增肌塑形等功能,因此,对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科学意义。
科学实践证明,要饲养出完全无公害的肉鸭,其饲养环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鸭场要建立在环境良好、地势较高且平坦干燥、阳光充足、相对比较隔离的区域,这样才能保证肉鸭成长得更快,更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规模较大的鸭场需要进行科学布局,鸭场内设置的成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等都要满足环境卫生设计标准,还要分别布置人手进行科学管理[1]。
2.1选择优秀的肉鸭鸭苗
鸭苗的选择是一项基础工作,工作人员要结合鸭场的饲养条件、鸭蛋的孵化条件以及肉鸭雏苗本身的质量条件进行综合选择。健康的雏鸭一般看起来比较健壮,个体较大,眼睛灵活有神,身上没有伤痕以及病征,而且没有遗传性疾病。
2.2饲料必须有严格要求
肉鸭饲养管理技术的关键要求之一就是饲料要满足质量卫生标准,国家甚至对此专门颁布了卫生指标。肉鸭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专门的饲料配制,其添加剂的使用要满足农业部颁布的有关规定,严禁对肉鸭喂食变质等有毒有害饲料。
2.3对鸭场温度进行客观调控
雏鸭的生理机能以及神经系统都并不健全,自身控制能力很弱,抗病能力很差,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要根据鸭龄以及季节条件实施调控鸭场的温度,注意保持雏鸭的舒适度,即使温度适宜,鸭群出现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处理[2]。
2.3.1控制鸭群生长的湿度条件
在饲养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带来空气湿度的波动,必须对湿度条件也进行有效控制,防止雏鸭出现脱水现象,导致不能健康生长。湿度的调整方式不能过于剧烈,可以通过通风、喷雾、墙壁洒水等措施实施合理控制。
2.3.2注意鸭群的合理密度
雏鸭的饲养密度过稀,会导致温度湿度的控制难度加大,密度过大则会造成鸭群发生拥挤,导致其生长受到阻碍,影响增重,甚至可能造成疾病的产生和快速扩散。雏鸭的饲养密度还要注意随着它们的成长适当减小,在夏天适当缩小饲养密度,在冬天适当放大饲养密度。
2.3.3注意空气的流通
肉鸭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呼吸、代谢以及排泄过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通风换气,造成有害气体积聚,会严重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一系列疾病。因此,必须注意鸭群生长环境的空气流通,保证肉鸭的健康生长。
2.3.4给予雏鸭充足的光照
雏鸭在刚出壳时对其使用较强的光照连续照射,可以帮助它们快速熟悉生长环境,迅速学会自主采食和饮水。注意光照与黑暗环境的合理搭配,让鸭群的进食、活动与休息睡眠能够恰当进行。光照保持充足时注意光的强度,防止对雏鸭的视力以及毛发造成伤害。
2.3.5对鸭群进行合理分群在肉鸭育雏结束后,其生长速度会变快很多,饲养员要随时根据肉鸭个体的强弱、大小以及公母进行分群。分群时间最好是在夜间或者早晨,可以在鸭群的饮用水中添加少量多维素防止应激反应。分群时每群最好控制在200~300只,每隔1~2周进行一次调整。
2.3.6喂料与喂水注意事项
肉鸭的雏鸭需要及早开食,最好在出克后24~36 h之内就进行喂料,而喂水要在喂料前1~2 h进行。21 d前的肉鸭每天进行充分供料,让它们自由采食,之后每天喂食3~4次,充分保证它们体重的增长。
2.3.7及时对肉鸭产品进行检疫检测
一般情况下在肉鸭出售前4~8个h就要停止进行喂料了,但可以进行自由饮水。肉鸭出售前必须按国家标准完成对它们的检疫检测,杜绝病鸭坏鸭进入市场,造成恶劣后果。
无公害肉鸭的疾病防治非常重要,其废弃物的处理不及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两点必须采取措施。
3.1加强肉鸭饲养管理,提高其体质和抗病性
在每批肉鸭出栏后都要对鸭舍进行清理、消毒、灭虫、灭鼠处理,杀虫剂必须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在鸭舍清理完到鸭群进鸭舍期间必须关闭并密封鸭舍,防止出现意外状况。
3.2制定疾病的紧急控制和及时扑灭措施
对鸭群的监视要实时进行,及时发现病鸭、死鸭并迅速进行隔离处理,还要注意紧急消毒,防止疫情扩散。真的发生重大疫情要及时向当地兽医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政府及专家做好紧急预案以及后续处理工作。
3.3对肉鸭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鸭场要配备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将肉鸭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无论是肉鸭饲料的垫料,还是其粪便,都可以进行发酵处理,作为农家肥使用。鸭场产生的大量污水可以在2级沉淀处理后作为农用肥料发挥剩余价值。
无公害食品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涉及面广泛,对鸭场场址的选择、从雏鸭到肉鸭成鸭过程中的日常管理、科学饲养以及必不可少的疾病防治、废弃物处理,都能影响到人们食用肉鸭的感受与健康状况。只有做好各项细节工作,才能为无公害肉鸭食品的更好发展提供保证。
[1]涂世英.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J].水禽世界,2012,(1):56-58.
[2]杨余山.肉鸭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概要[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27-28.
(编辑:晏兵兵)
S834
A
1006-799X(2016)16-0120-01
田伟雄(1977-),男,广东普宁人,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