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萍 杨利霞 石 岚 章玉英 邱 娟 黄秀兰
几种实用小技巧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汪华萍 杨利霞 石 岚 章玉英 邱 娟 黄秀兰
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输液等提供了一条理想通道。但是,在PICC置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所在静疗团队通过多年工作的积累,摸索了一些PICC置管过程中的小技巧,能够在确保置管质量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一些相关问题,现按置管的顺序介绍如下。
1.1 使用方法 在实施超声引导和非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时,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消毒、铺巾、局麻、穿刺、送导丝、退出穿刺针或穿刺鞘后,此时按操作流程应该用扩皮刀沿导丝扩皮,本方法不使用扩皮刀,而是改用赛丁格的扩张器代替破皮刀。具体做法是取下赛丁格带扩张器的导入鞘的外鞘,将扩张器沿导丝旋转破皮并送入血管后,再沿导丝退出扩张器,将扩张器导入鞘的外鞘重新套入扩张器,继续按照操作流程送入带扩张器的导入鞘、退出导丝、完成送管。
1.2 优点 (1)减少置管中或置管后出血,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2)避免破皮时过深或过浅,用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如小儿、帕金森等患者。(3)避免破皮刀污染后,重新开启赛丁格穿刺包产生的费用。
1.3 缺点 此方法不适合皮肤特别松驰的患者。
2.1 使用方法 在PICC置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赛丁格可撕裂的导入鞘已经撕裂,但最终导管没有置入成功,此时需要重新穿刺送管,常规情况下需要重新开启一个赛丁格套件包。为了节省患者费用,可以使用型号匹配的PICC盲穿穿刺鞘的外鞘代替赛丁格可撕裂鞘。方法是取下PICC盲穿穿刺鞘的外鞘,套入赛丁格扩张器代替赛丁格可撕裂鞘使用。注意退出扩张器和导丝时要固定好穿刺鞘,避免穿刺鞘滑出血管外,导致穿刺失败。
2.2 优点 PICC置管过程中赛丁格可撕裂导入鞘已经撕裂后,节省重新开启赛丁格穿刺包产生的费用。
2.3 缺点 此方法不适合过度肥胖的患者使用,因PICC盲穿穿刺鞘长度一般为4~5 cm。
3.1 使用方法 在PICC置管过程中,用来测量长度的纸尺有时会被浸湿无法使用,破皮刀柄上虽然有刻度但仅有5 cm长度,不方便使用,此时可以使用赛丁格引导导丝代替纸尺进行测量。方法是调整引导导丝刻度,将引导导丝整点(5,10,15 cm等)刻度对准穿刺点,然后找到导丝尾端与肘横线的交点,两点之间的长度即为需要减去的导管长度。注意调整刻度时勿将导丝退出太多,以免退到血管外。
3.2 优点 (1)解决纸尺污染或浸湿时,长度无法测量的问题。(2)简便高效,一目了然。
3.3 缺点 导丝上的刻度不够醒目,需仔细辩论。
4.1 使用方法 使用心内电图定位必须具备的器械是心电监护仪或心电图仪等、专用心电转换器、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心电监护仪及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是临床上极为普通的器械,而专用心电转换器是一种专用器械,且价格不菲,因此临床缺乏专用心电连转换器就成了心内电图定位技术广泛使用的最大阻力。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我院置管室自制了一种心电联接器来代替专用心电转换器,可以清晰引导出心内电图。
4.1.1 制作材料 自制心电联接器的制作材料共3件: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1个,专用导线50 cm左右,五金接线夹1个。
4.1.2 制作方法 取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中央的金属扣钮(简称扣钮),取一段50 cm左右的专用导线,暴露两端的金属导线约1 cm,电线的一端与接线夹连接,并用绝缘胶带缠绕两圈以上,另一端与金属扣钮连接,且用点焊加固,自制心电连接器就制作完成。
4.1.3 使用方法 置管前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仪,留取Ⅱ导联的体表基准心电图,将右上导联按扣取下备用。按操作规程完成置管操作,待PICC导管送至最后5 cm时,用自制心电定位联接器线夹端与导管内导丝尾端联接,另一端与心监护仪右上导联联接 ,然后一边将剩下的5 cm导管缓慢送入,一边观察心电监护仪上P波的变化,当P波由低平逐渐变高尖说明导管已经进入上腔静脉,再根据P波的变化将导管调整到一个最为适合的位置。
4.2 优点 (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便宜。(2)使用效果(心电图波形)稳定,可以达到专用心电转换器同等的临床使用效果。(3)能够与任何品牌任何品牌的心电监护仪相连接。
4.3 缺点 对比基准心电图和腔内心电图时,需重新接入。
5.1 方法 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6%~10%。虽然大多数异位能通过各种处理方法使导管复位,但仍有部分异位较难纠正,笔者通过大力快速推注生理盐水的方法纠正耐高压PICC异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方法是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导管尾端,使用大力快速的方法推注生理盐水,之后可以使用超声探查或心电定位来确定导管异位是否纠正。
5.2 优点 (1)可避免传统方法效正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及导管污染。(2)此方法无须退出导管,因此还可用于带管过程中导管移位的调整。
5.3 缺点 此方法只适用于耐高压导管的效正,非耐高压导管易导致导管破裂,故不宜使用。
[1] 金静芬,陈春芳,赵锐秭,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84-187.
[2] 李 佳,乔 利,徐 龙,等.正性心理暗示对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预防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5,30(2):50-51.
[3] 徐立霞,安占军,刘志敏,等.超声探头颈内静脉压迫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9):1435-1436.
[4] 汪华萍,黄秀兰.自制连接器在PICC置管心电定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95.
(本文编辑 冯晓倩)
330029 南昌市 江西省肿瘤医院静脉置管室
汪华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黄秀兰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63
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