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艺术的独创性

2016-03-09 06:39:09李艳
佛山陶瓷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独创性紫砂

李艳

摘 要: 砂壶艺术的独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搞创作的人都能做到的。它要求作者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经验,不受前人创作思维模式的影响,走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同时作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细心观察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断来充实自己,善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逐步融进自己的砂壶之中,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不断提高砂壶艺术独创性的自觉性。

关键词: 紫砂;造型艺术;独创性

1 引言

砂壶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以原始最简单的形态,逐步向高级日趋完善和日益复杂的形态演变,这充分显示了砂壶艺术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性。艺术创作活动都以不重复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前提,也就是说,艺术的独创性是指前人和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这种特殊的,前人所没有的风格,将逐步得到社会和业内的认同,甚至会影响到一代人的创作思想与社会生产和艺术的发展,这就是艺术独创的社会价值所在。

2 砂壶造型艺术的独创性

近千年的生产历史,几十代艺人的创造,使壶艺日益演进,依靠着科学合理的泥片镶接手工成型的工艺,使紫砂壶的造型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的景象。历代砂壶艺人在创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高手和能工巧匠,这些历代壶艺名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总结前人制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制新品,然后推而广之,并迅速得到社会和业内的认同,为后人的壶艺创作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如清初壶艺家陈鸣远,善制茗壶及文房雅玩,他立足创新,用“物为我用”创作理念为指导,汲取自然界瓜果植物之形态,进行写生变化,取舍夸张,发挥紫砂材质之优越,艺高技精,别具一格。主要作品有梅干、南瓜、包袱壶等等,这些新品的问世,给砂壶的造型艺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陈鸣远对砂壶造型艺术独创性的卓越贡献而后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并不是排斥和不要传统艺术,而是要在继承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坚持“扬弃”的观点,抛弃那些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打破传统中的固定模式,将作者的新、奇构想和其时代精神,融入砂壶艺术的创作之中。如清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结识艺人杨彭年,从此开始了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曼生壶。曼生壶的主要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每把壶都有题识,铭文简约隽永,文切意远,耐人寻味,壶腹上还镌刻山水花鸟,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从而使紫砂茗壶超越出单纯茶具的浅层意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曼生壶是紫砂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品,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备受鉴赏家们所钟爱,特别是书画家爱之如珍宝,“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使曼生壶身价百倍,迄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珍品。曼生壶使形、神、意三者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砂壶的高雅艺术风格。

砂壶艺术的独创性,并不是在别人作品形体上加以改头换面,局部改装或仿制,更不是打着“博采众长”的旗号,将别人的创意生硬的组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既不是创作,更谈不上独创,要坚持砂壶艺术的独创性,就必须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3 结语

砂壶艺术的独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搞创作的人都能做到的。它要求作者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经验,不受前人创作思维模式的影响,走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同时作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细心观察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断来充实自己,善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逐步融进自己的砂壶之中,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不断提高砂壶艺术独创性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独创性紫砂
悬而未决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杭韬滔作品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38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36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