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吴进 王艺霖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浅析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
刘毅 吴进 王艺霖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学生干部既是优秀校风即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有生力量,而且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风气与学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向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学生;学生干部;培养;教育
学生干部既是优秀校风即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有生力量,而且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风气与学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向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有些学生干部,天天很忙,今天开会策划这个活动,明天准备举办那个比赛,后天又穿街走巷,登门拜访,谈“生意”,拉赞助。这种积极开展各种学生活动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有的人误以为当学生干部就是要搞活动,谁搞的活动影响大、规模大,谁就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则是十分错误的。因此,一些学生干部开展活动很多,自己学习却很少,成绩逐渐下降。这些学生干部在同学们心目中是缺乏威信的,也是不适宜做干部的。
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当“小干部”,只愿意当“大干部”。他们热衷竞选学校、学院的主席、副主席,有时甚至投入不小的成本来“竞选”,而不愿意当班上干部,特别是不愿意做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这种“官小”事多的干部。有的学生干部,喜欢搞轰轰烈烈的“大”活动,而不喜欢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为同学做些实事。显然,这些人当干部的目的,恐怕不是想为同学服务,而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甚至只是为了综合测评的加分而已。这种学生干部也是为广大同学所不满的。
更有极少数学生干部,与老师关系很好,但与同学关系一般;成天围着老师转。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干部误把老师对他的信任,作为指手画脚的权力,颐指气使,官腔十足,忘乎所以,影响很坏。这不仅有损老师的声誉,而且败坏学生干部在广大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种学生干部,更是全体同学极其反感的。
固然,大多数学生干部是品学兼优的,上述现象只是少数,但也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没有正确摆正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干部。
那么,什么是学生干部呢?我认为:首先,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应该践行学生的本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学生的本份是什么呢?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学习。这里,学习是广泛的,既包括现代科技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又包括思想道德的学习,文艺体育的学习;既包括理论上的学习,又包括实践中的学习;既包括自己的学习,又包括同学间的学习。不言而喻,大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的学习。我们开展学生活动,固然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且,即使活动本身,也要把知识性和思想性融入活动之中,才能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起到促进自己和促进同学们学习的作用。那些为活动而开展活动,甚至以牺牲自己或同学们的学习而开展活动的行为,则与学习这个中心背道而驰,也违背了学生的本份。
其次,是干部,是学生的干部。既然是干部,就应该履行干部的使命,做一个合格的干部。干部的使命是什么呢?是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是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要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就是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干部。很多情况下,这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而实现这些目的。因此,组织活动就成为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种重要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本身。如果把开展活动作为干部的目的,把开展活动作为评价学生干部的唯一标准,那就是手段与目的颠倒,是本末倒置。
最后,是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干部,两者不可分割。因此,如果只顾自己学习而不顾服务同学,这样的人可能是合格的学生,而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如果不顾自己学习而专搞所谓的活动,或者只为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既不是合格的学生,也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此其一;其二,是学生干部,而不是社会上的干部,因此,不能染上社会上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不能变成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只对老师负责、不对学生负责的官僚主义干部。
总而言之,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最后是学生干部。他们的作用是,服务同学,提高自己,奉献学院。这样的人,就是学院、老师和同学们都欢迎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都希望担任学生干部,因为这是全面培养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极好机会。事实证明,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踏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学学生干部担负着配合学校各方面力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的职能。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信息接收快,知识面宽,因此,大学学生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我们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就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要在干部队伍建立的初期阶段就做到任人唯贤:
(一)政治思想素质。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年代,改革开放为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进入提供了条件,使传统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学生干部更要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俗话说,“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大学学生干部更应以身立教,为人楷模,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干部的事业心,自觉认识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所肩负的重托,增强责任意识,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积极工作。
(二)业务素质。
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而且求知欲强,喜欢探索,这就要求学生干部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干部更容易赢得同学的尊敬和爱戴,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对同学实行有效的领导。业务素质不仅只表现在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成绩方面,还应包括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干部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从而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修养素质。
学生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必须先服众,而出色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干部的领导才能相辅相成的。学生干部除了要在能力上强于普通学生外,其个人人文修养也很重要。就算能力再强,学习成绩再好,如果官架子太大,为人傲慢,那么同学们还是不会服的!
(四)能力素质。
要想学生干部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应不断增强他们的领导才能,提高其能力素质。大学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包括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交往能力。学生干部要熟悉交往艺术,善于同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学会与各种群体和组织打交道。只有这样,学生干部才能和同学以及其他组织和群体建立密切的关系,各种信息也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传来,为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做好各项工作。 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干部面临的工作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这就需要提高自己分析、判断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和客观事物等各种信息的能力。没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就没有正确的决策,也就没有正确的领导行为。 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行为的基本功能,领导行为的效果,依赖于决策的性质。学生干部应根据我们布置的中心工作,结合本部门或本系、本班的特点和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出关键问题所在,权衡利弊,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干部,正是能为学校和社会带来希望和发展的新生力量;组织能力。学生干部要把性格各异,素质不同的同学组织起来,合理安排,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活动协调起来,团结互助,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保证决策的实现。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最大差别,具体表现为待人处事的方式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因为学生工作要求学生干部能够着眼于全局,在处理问题时考虑到绝大部分同学的利益,同时,学生干部繁重的工作也要求其具备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五)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干部对同学实现有效领导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等方面。一个人如果兴趣狭窄,情感贫乏,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缺乏主动精神和自主能力,人际关系不协调,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相反,一个人有了广泛的兴趣,能使自己更加接近和了解同伴,更多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增加和同伴的共同语言,从而有效地激起和培养群体成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的情感是联络和沟通同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领导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敬佩。坚定的意志就是要求干部要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努力奋斗,在工作中表现出主动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勇于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干扰有坚强的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同学完成预定任务。
(六)集体素质。
学生干部个体的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体素质不平衡,就会导致群体领导层的内耗。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干部来说,合理的集体素质构成应该具有互补性。它要求各位学生干部在性格、气质、能力上彼此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并互相尊重,注意满足对方的需要。这种心理上及能力上的互补有利于学生干部集体的团结,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合力。
①缺乏对国家形式政策、现实国情和校情校史,学校现状的了解与把握;
②缺乏足够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心。不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并认真履行职责、很好的做到个人的需要服从工作需要,个人安排服从工作安排;
③不重视宣传发动和群众骨干的培养;
④缺乏计划性与条理性,决策不经过民主集中的正常程序,导致群众意见纷纷;
⑤忙于工作和交际,却忽视了专业学习。
(一)完善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
学生干部中普遍有主观意识太强的现象。这实际上是青年人的自我表现欲望强的体现。虽然大学生都已成人,但思想并未成熟。追求成功与渴望证明自己的想法占了上风,但又不能通过较为合理的方式表现,因而会出现自负、浮夸的现象。部分学生干部与很多学生一样不了解自己奋斗的方向,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还不够明确。
为此,我们认为学生干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为同学服务的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认真做好学生工作。大学生干部除了应该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的工作能力之外,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应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应比一般人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有序的组织能力,而且责任心也应比一般同学强,对待工作也应更加务实些。
(二)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干部的沟通与交流。
大学学习生活已不像中学那么直接、频繁地与学校老师接触了,各项事务工作均需由学生自己来联系、策划和组织。无疑,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学生干部除了做好信息传送工作之外,也不能忽视了自己与教师的沟通。
在大学校园中,教师主要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但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认识的差异,学生与教师之间总存在着无形的障碍。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干部可能会主动找教师交流,但这仅止于单纯的工作经验的交流。有些学生干部只是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很少与教师交流思想,教师不了解他们身上的缺陷,自然也无从指导。大学生干部与老师的这种关系削弱了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学校上层管理与学生管理出现了脱节。对此,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干部经常交流思想,建议学院也可以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建设,解除学生干部心中的困惑,引导其健康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大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一个必不可少的群体,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对学生干部存在的不足我们也要进行辩证分析。学生干部的不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可以全部归咎于学生本身。大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是在大学教育这样的环境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现实情况下,青年学生普遍存在只重视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和科研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同时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了菁菁校园,如果不加以有力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学校以及其他教育管理机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学生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吴进(1985-),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法学硕士在读,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艺霖(199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助教,本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刘毅(1987-),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助教,文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6-02